江山市城北小学五(6)班 徐梓皓
小记者证号 D250158
指导老师 周娟美
翻开了《显微镜下的大自然》的书页,我随着书页的慢慢翻动逐渐沉入了辽阔的知识海洋之中,我深深地沉迷于这本科普书籍。
在生活之中,我一直有许多疑问。比如毛毛虫怎么变成蝴蝶?小骡子的妈妈是大骡子吗?只要有翅膀就能飞上天空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我,却不知从哪里获得答案。自从有了这本《显微镜下的大自然》,我就能从书中获取这些答案。
这本书分为细胞、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保护、生物与环境六大类,用朴实简明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各种知识和秘密。知识的丰富程度比起十万个为什么也不遑多让,而且它的每一个问题都引人入胜,令人心驰神往,看完后让我印象深刻。
书中的知识不仅可以开拓我的眼界,还可以实实在在运用到生活中。有一次,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知了一声一声地叫着,妈妈此时正对着一个有一点霉斑的橘子发愁,自言自语地说道:“不吃太可惜了,吃了怕吃坏肚子,吃还是不吃呢?”听到这话,我连忙上前,说:“不能吃!是霉菌!”“霉菌?”妈妈疑惑地问。“是的,”我接着说,“虽然表面上只有一个小点,但内部却已经被菌丝占满了。这个橘子吃了会对人体有害,这可是我今天刚从书上看到的。”妈妈扔掉手中的橘子,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开心地想:原来科学知识还可以用在生活中啊。
书中还有很多知识引人深思,比如书中提到的一种叫DDT的高毒性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却也引起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导致了环境出现不可挽回的伤害,现在人类把环境严重污染,已经让许多的动植物灭绝了。我想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还动物们一个美丽的家园。
在科学面前,我发现我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吸收更多水分,为自己打开视野,懂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