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95后退役军人成为“大体老师”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02版:看衢州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通讯员 夏如意 吴贤林) “他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也为国家尽了力。”9月22日,在95后退役军人王红滨家中,他的母亲拿出相册,轻抚照片里儿子的脸庞,一连串泪水从她脸上无声地流下来。

  9月11日,王红滨在与病魔顽强抗争后不幸离世,年仅30岁。家人遵循其遗愿,将其遗体无偿捐出,让这位曾经保家卫国的战士,以“大体老师”的身份延续生命的意义。

  当天中午12时,在常山县殡仪馆,亲属与昔日战友们一一送别王红滨。王红滨的母亲在温州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在遗体捐献登记表、交接单等材料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字迹,都承载着一位母亲对儿子最后的支持与思念。

  2013年,刚满18岁的王红滨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与保家卫国的初心,毅然穿上军装。在部队的五年里,他始终以军人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新兵成长为班长,不仅自身训练成绩突出,还毫无保留地将技巧与经验分享给战友,“只要我们有事,他一定会帮忙。还会鼓励刚进来的新兵,他是一个非常暖心的人。”战友王超回忆道。

  2018年退役后,王红滨回到常山,积极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日子平凡却充满干劲。

  然而,平静的生活在今年8月被打破——他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每天数千元的费用,对我们普通家庭而言是沉重的负担,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王红滨的母亲哽咽地说道。然而,病魔并未放过这个对生命充满希望的家庭。在治疗一个月后,王红滨还是永远离开了。

  “治疗期间,他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不好,跟我们提出了捐赠遗体的想法。”王红滨的母亲回忆道,尽管不舍,但他们还是第一时间联系了常山县红十字会,向工作人员详细咨询了遗体捐献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在常山县红十字会的协助下,王红滨的家人与温州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完成了遗体捐献的各项交接事宜。“他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了我的心里,也是为国家做出了一份贡献。”王红滨母亲的话语里,满是对儿子的骄傲。

  “王红滨的遗体将进入学校人体科学馆,成为‘大体老师’,用于解剖学、病理学等多门医学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温州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老师孙浩浩说,王红滨的大爱精神会伴随着每一名医学生的成长,他用最赤诚、最彻底的方式,延续了“为国家效力”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