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丽芬/文 余晓展/摄
9月20日,电影《731》主创团队衢州寻迹活动不仅串联起了历史与现实,更连接起了衢州与哈尔滨两座城市在传承历史、捍卫真相中的责任,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和平共识注入强劲力量。当晚,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围绕寻迹感受、南北联动、电影创作等话题,独家专访了电影《731》历史顾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和电影《731》导演、编剧赵林山。
记者:首先欢迎金馆长和赵导演来到衢州。此次参与寻迹活动,两位对衢州这座城市分别有怎样的感受?
金成民:这是我第三次因细菌战相关议题来到衢州,每次踏上这片土地,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两种交织的力量,那就是这座城市承载的历史重量,以及一代代人守护记忆的坚守力量。这种感受随着每一次深入调研,都变得更加深刻具体。
日军在衢州发动进攻乃至实施细菌战,都与太平洋战争的局势息息相关。衢州机场是美军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支点,杜立特行动的相关部署便与此紧密相连。这一战略地位使得日军改变了原本的作战计划,将矛头指向衢州。所以,在浙赣战役中,中国军队为守护这片战略要地,为盟军承受了巨大的报复,衢州也因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牺牲,成为侵华日军细菌战的重灾区之一。可以说,衢州的苦难,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一个缩影,这座城市为全局胜利作出的牺牲,值得被永远铭记。
而让我尤为动容的,是衢州从未停下的“坚守”。这些年,像邱明轩、杨大方、吴世根等等一批守护者,他们深入民间开展系统性的细菌战历史调查,积极推动跨国诉讼追责,为受害者争取公道、向历史讨回正义,还持续举办各类纪念活动。这些工作都形成了规模化的社会影响力,不仅在本地筑牢了历史记忆的根基,也让衢州的细菌战历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反思战争、倡导和平的重要样本。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正义的执着,也让衢州这座城市在沉重的历史底色中,焕发出令人敬佩的精神力量。
赵林山: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衢州,对我而言,这里更像一座“历史教科书”式的城市。此次跟着电影主创团队而来,有两层特殊意义:一是以寻迹行动告慰历史。我们始终认为《731》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座“移动的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历史记忆更贴近大众;二是进一步认识了衢州。不仅了解到这里发现了世界最早的水稻田,有精湛的根雕艺术,还知晓了衢州与孔子家族的深厚渊源,这些文化脉络让衢州这座城市非常有底蕴。
尤其在参观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时,我深切感受到衢州人民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他们在国际营救中付出的牺牲,竟与细菌战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种“双重历史记忆”的叠加,让我对这座城市多了一份崇敬。衢州,我一定会再来!
记者:金馆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在细菌战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您认为哈尔滨与衢州之间,能够建立怎样的关联与合作?
金成民:衢州和哈尔滨一样,曾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所以两地有着共同的命运、使命与责任,早已具备深度合作的基础。我们馆三十多年来收集的细菌战罪证——包括日军宪兵队档案、活体实验原始记录等,都能与衢州本地的历史调查研究形成互补,为两地的历史研究提供更完整的证据链。
此次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已与杜立特行动纪念馆签署“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主题影像展”合作备忘录,未来两地的合作内容还将进一步拓展。不过,简单的展览“引进来、走出去”只是合作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建立“整体规划”的合作模式,要和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
比如,衢州可以借助我们馆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借船出海”,让本地的细菌战历史故事被更多人知晓;我们也能依托衢州的地域特色,将细菌战历史与更多城市记忆联动,共同策划“和平主题”系列活动。比如,大家可以共同携起手来发出呼声,共同敦促日本政府公开细菌战档案资料,用事实说话,用史料证明,让侵略者低头认罪。
抗战已经结束80年,关于维护细菌战真相的斗争已经耗掉数代人的努力和心血。现在,日本政府已经很耐心地在等待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凋零,也在等待加害者一个个消逝,让这段历史记忆与话题不再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加速推动南北细菌战受害地的合作,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记者:不少观众注意到,影片结尾字幕有一句“同胞们,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请问两位老师,为什么在电影里加入这个元素?
赵林山:这句话的灵感,源自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处纪念碑上的那句话。很多观众参观完陈列馆后,会因历史的沉重而情绪低落,讲解员便会用这句话开解大家。我们团队听到后特别触动,这句话恰好能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壁垒。
电影的核心是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暴行,但我们不想让观众只停留在“伤痛”的情绪里,更希望传递“面向未来”的态度:哪怕历史再沉重,我们也要朝着和平的“光”坚定前行,而“人间烟火”与“国泰民安”,正是我们守护和平的最终目标。
金成民: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网络热词,被大众广泛接受,这其实是陈列馆与电影的“理念契合”。我们馆的核心使命就是“捍卫和平、走向和平”,一方面要做到遗址保护的真实完整,另一方面要让展览既专业又有人情味,这就像人的两条腿,只有都立得住,才能走得远。电影把这句话搬上大银幕,相当于将陈列馆的“和平理念”放大到更广阔的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