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大成小学六(10)班 陈澍
小记者证号 H252288
指导老师 刘素芳
暑假,我们前往诸暨,去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开蚌之旅。
下了火车,我们直奔下山湖镇——那是一个开蚌的“主战场”。放眼望去,嚯!整条街上全是开蚌的店,有的写着“小鸡仔开蚌”,有的画着“蚌蚌塘”,还有的叫着“寻蚌记”……五花八门的,晃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选哪家店才好。
一番比对后,我们选定了一家价格比较实惠的店。热情的老板带领着我们到了养蚌水塘。我和表哥各自挑了两个蚌,装进水桶。返程时,老板向右指了指另一更大片的水塘说:“这也是我的蚌塘,那里面的珍珠更大,可惜蚌还小,开不得。”我和表哥先是“哇”地惊叹了一声,继而又为蚌还没长大而遗憾叹气。
回到店里,老板利落地划开蚌的“嘴巴”,宣布“捞珠”开始!我激动地喊“三、二、一!动手!”便迫不及待打开第一个蚌。“咔哒”一声,蚌壳展开,大大小小的珍珠粘在蚌肉上,抠出来放置在盘中,阳光一照,珍珠表面上泛起七彩的光晕,美丽极了。
可待我凑近一瞧,欢喜劲儿瞬间减了大半。大珍珠像“大头宝宝”,却带着瑕疵,不够圆润;小珍珠虽形状周正,可个头迷你,无法打孔穿串。再看一旁表哥开出的珍珠,好家伙!珠子又圆又鼓,饱满莹润,几乎没什么瑕疵,不时还有几颗紫珠,亮眼极了!
我给自己打气,没关系,我还有第二个蚌,说不定能开出惊喜。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我掰开第二个蚌。刚撬出蚌肉,“哇!好大!好圆!”惊喜瞬间炸响——圆润的大珠子挤挤挨挨,还有一颗小紫珠,隐隐泛着神秘的光芒。我兴奋得直叫,刚才的失落也跑得无影无踪。之后,我把这些珍珠一颗颗串了起来,手链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芒。我和表哥也摸索出一些“选蚌经验”:挑大的,青苔多的,这种蚌开出的好珠概率更高。
这次诸暨开蚌之旅,就像一次奇妙的拆盲盒体验,有期待、有失落、也有惊喜。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珍珠手链,还有亲身体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