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这所小学的水稻丰收啦

日期:09-06
字号:
版面:03版:南孔少年·校园风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郑理致 文/摄) 从春播到秋收,一株水稻的成长轨迹,恰似孩子们一学期以来的学习与探索,在金穗摇曳的田间,他们以劳动感受自然,以收获共情成长。近日,衢江区高家镇安仁中心小学校园内的“一亩三分地”,金色的稻穗垂下头,在迎接一场期盼已久的丰收。

  三至六年级的同学们手持镰刀、头戴草帽,齐聚水稻试验田边,参加学校举办的“自然有‘稻’”水稻收割实践活动。

  播种伊始,这片面积仅“三分”的劳动实践基地便成为安仁中心小学学生们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生动课堂。从插秧到记录水稻生长的每一个阶段,孩子们用观察日记、照片和绘画等形式,见证了水稻“春播、夏长、秋收”的完整生命周期。水稻成熟之际,恰逢新学期开学,学校特意策划这次收割活动。

  “水稻用四季孕穗成粮,你们用半年观察实践成长,今天的收割,是水稻的收获,也是同学们的成长勋章。”活动开场仪式上,该校副校长王琪道出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刀刃朝下,手掌反握,远离身体……”老师们一遍遍叮嘱安全握镰姿势。“开始割稻子!”稻田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分工合作,割稻、捆稻、搬运至田边,并尝试使用打稻机让水稻脱粒以便更好地晾晒。“从犁地、插秧开始的每一步,我们都参与其中,暑假里我还回来看过水稻的长势。割水稻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很累人。”该校六年级学生孙思琳边擦汗边说,“我现在真正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在总结分享环节,同学们结合前期观察与当天收割体验,分享了水稻从种子到金穗的变化过程。

  “以前听孩子说过在学校种水稻以为是闹着玩的。今天来一看,水稻种得很好,孩子割水稻也像模像样。孩子们能有这种体验的机会十分难得。”四年级学生家长吕女士说道。

  学校后期还将联系当地碾米厂,将收割的水稻脱粒、碾成大米,分装成“开学新种”发放给参与的学生。每袋大米都将附上“一粒米的旅程”卡片,标注播种、插秧、收割、碾米的时间节点。衢江区高家镇安仁中心小学的“一亩三分地”不仅是劳动实践基地,更是孩子们认识自然、理解生命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