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送外卖的衢州姑娘 上榜“中国好人”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02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毛慧娟

  “(能上榜)很激动,在做好榜样的同时,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初心,每一份坚持和付出都有其价值。”近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正式发布,住在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的外卖骑手、衢州姑娘黄晓琴成功入选,荣获敬业奉献奖。

  9月3日,当记者联系上黄晓琴时,这位勤劳的衢州姑娘还在路上送外卖。“相信自己,才能一切皆有可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未来才会越来越可期!”

  A

  从“徒弟”到“带教导师”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2023年12月15日,本报二版曾报道黄晓琴夺得2023年首届全国外卖配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军的消息。

  2013年,黄晓琴从衢州到杭州“闯天下”。第二年,她和丈夫开了一家文印店,一开始生意不错。2020年秋天,因各方面原因,文印店的经营陷入困境,加上父亲患病,黄晓琴一家曾一度入不敷出,最困难时欠下了80多万元的外债。

  生活的压力摆在眼前,夫妻俩发了愁。2020年10月的一天,一名外卖小哥到店里打印文件。黄晓琴主动搭起了话:“像你们这一行,一天能有多少收入?”“多劳多得,辛苦点的话,一天五六百元是能赚到的。”黄晓琴心动了,她觉得这事能做,“反正试一试又不怕的。”和家人商量后,她决定让更懂设备的丈夫守着文印店,自己去送外卖挣钱贴补家用。

  黄晓琴清楚地记得,2020年10月13日是她送外卖的第一天,结果就把客户点的早餐撒了,她重新买了一份送过去,结果还迟到40分钟。“当时都急哭了,觉得特别丢人。但一天忙下来,赚了173元,觉得好多呀。”对于彼时的黄晓琴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也是从这天起,她就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也不想停。

  就这样,黄晓琴这一送就是4年多。“一开始带我的师傅说,这份工作太辛苦,觉得我根本坚持不下来。”她记得,跑单第1个月,她瘦了5公斤多;跑单第2个月,她成了周遭配送区的“榜单一姐”,日收入最高突破了700元,还晋级成了新骑手的“带教导师”。

  入行仅2个月,为何能迅速变身“导师”?黄晓琴笑着说道:“那段时间,我太努力了呀,努力就会被看到。”

  入职第一年,黄晓琴的行程总距离达到8.6万多公里,配送订单高达4.1万单,整体好评率超过99%。

  如今,黄晓琴已带了1200多名“徒弟”,其中有些又成长为新的“带教导师”,去带更多的徒弟。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无论在哪个领域工作,都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黄晓琴的声音里透着满满的活力。

  B

  从“为生存奔跑”到“为他人点灯” 在平凡岗位传递善意微光

  2023年12月,黄晓琴站上了首届全国外卖配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冠军领奖台。获得全国性的奖励,并没有让她停止奔跑。2024年10月初,她成为“小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在读大学生,两年半后通过考核即可拿到由国家开放大学颁发的文凭,还能享受学费报销政策。“我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学习,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同台竞技,展现女性外卖员的自我价值。”谈及未来,黄晓琴眼中满是憧憬。

  凭借实干精神、不服输的劲头以及女性的特质,黄晓琴成为杭城骑手中的佼佼者,并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尽力帮助更多人。2024年底,在政府的支持下,黄晓琴创办了“蓝玫瑰助新公益服务中心”,为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技能培训和服务指导;她还联合西湖区蒋村街道成立“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小队”,提供助老送餐、应急救援等服务。

  她的付出也被社会看见。2024年到2025年,她获得了西湖区“三八”红旗手、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杭州好人”、西湖区工匠、浙江省“孝老大使”、杭州道德模范、“浙江好人”、西湖“新力量”等荣誉。面对各种荣誉,她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应该的。“大家互帮互助,才能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2023年采访时,黄晓琴说生活最大的目标,是将还在衢州上幼儿园的儿子带到杭州上学,一家人团聚,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女儿在杭州上六年级,儿子去年9月来到杭州,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今年8月,杭州所有外卖员有了新身份——城市骑士,也有了全新的橙色制服。这是新的开始,我觉得自己不仅是一个送外卖的,更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黄晓琴的车轮驶过杭州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始终不变的是“帮助更多人、温暖更多人、影响更多人”的初心。

  从“为生存奔跑”到“为他人点灯”,黄晓琴一直保持着逆境中坚持助人的赤诚,在平凡岗位上传递善意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