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段赟) 近日,2025年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药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这场在国内康复医学与中医药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临床医师以及科研精英参加。
常山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徐复娟受邀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以《常山三宝在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与科研进展》为题,将常山本土道地药材在康复领域的独特应用及研究成果展示给全国同行,成为首位登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讲台的常山本地中医师。
徐复娟在讲座中,结合自己三十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剖析了“常山三宝”——衢枳壳、山茶油、猴头菇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她介绍,常山作为衢枳壳的核心主产区,通过古法炮制与现代提取技术相结合,衢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在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慢性腹胀调理等方面效果显著,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已在省级专业期刊发表。
谈到山茶油,徐复娟表示,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健脾益胃、润肠通便”的特性,不仅能通过膳食改善老年康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外用还能有效促进术后伤口的皮肤修复,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
在介绍猴头菇时,徐复娟展示了多例临床案例,详细阐述其在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与本地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的“猴头菇多糖对胃肠黏膜修复机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引发了现场学者的热烈讨论。
除了“常山三宝”的应用分享,徐复娟还将常山本土特色诊法——尺肤诊与现代康复评估创新融合。在互动环节,她邀请3位与会专家上台,通过触摸前臂皮肤的温度、湿度、弹性等指标,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其脾胃功能状态,并结合“常山三宝”给出个性化调理方案,精准的诊断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称赞。
作为土生土长的常山医生,徐复娟始终致力于挖掘本土中医药资源的临床价值。从临床实践到科研探索,再到此次在全国性学术平台上的精彩分享,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的中医药发展理念。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常山三宝’,加强与全国顶尖院校的合作,让这些本土道地药材在康复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更多患者。”徐复娟表示,未来,常山县中医医院还将持续推动中医药与康复医学的深度融合,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