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开学季儿少心理门诊迎来就诊高峰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06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腊莎 通讯员 王颖

  9月1日,是中小学、高中陆续开学的日子,衢州市第三医院儿少心理门诊的诊室外却格外“热闹”——等候区坐满了神情焦虑的家长和情绪低落的孩子。儿少心理科主任钱秀莲坦言,临近开学的一周内,门诊量大幅攀升,其中初中阶段孩子占比最高。仅9月1日当天,她就接诊了20余名孩子,这些孩子几乎都出现了紧张、不安、情绪低落、抵触上学等“开学综合征”表现,让家长们既着急又无措。

  “放纵”的暑期生活让焦虑加倍

  9月1日一早,市民徐女士带着儿子小吴来到钱秀莲的诊室,母子俩脸上都愁眉不展。在钱秀莲的耐心引导下,小吴说出了自己的困扰:“临近开学我就开始担心了,马上要读高一了,中考分数不好,属于低空飞过录取线,很怕开学测试就垫底。”小吴还说自己的暑期生活较为“放纵”,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超过了10小时,得知别的同学都在提前预习高中课程时,他感觉更焦虑了。

  本就不自信加上暑期生活的不规律,让小吴对即将到来的住校高中生活望而却步,害怕至极。因此在开学第一天,他索性拒绝到校,希望还可以在家适应一段时间。对此,母亲徐女士无法理解,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既焦虑又无奈,亲子关系十分紧张。

  “这不是个例。在接诊的孩子中,一部分是初诊,他们普遍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较为焦虑;还有一部分是复诊,以前来咨询过,甚至休学调整过,在复学阶段还是免不了有诸多担心。”钱秀莲说,暑假时,家里的环境、生活节奏、人际关系跟学校有明显差别,且约束更少。开学之后,上学不能迟到、上课要专注听讲、每天作业必须按时完成等,都具有规则性和约束性,孩子的确需要时间重新适应。加上不得不面对的测验考试、同伴竞争等,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一定压力。

  克服“开学焦虑”从小事做起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焦虑”?钱秀莲建议,不妨从早睡早起、劳逸结合这些小事做起。首先调整孩子的生活作息,固定起床、睡觉时间,减少游戏娱乐时长,尤其是合理管理电子产品使用,逐步缩短“假期生物钟”与“校园生物钟”的差距。例如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半睡觉,中间穿插学习、运动时间,让孩子的身体先适应开学节奏。

  其次,在学习上应注意劳逸结合,结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制定新学期小目标,转移学业压力,缓解焦虑。家长应尽量多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此外,家长也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指责孩子“矫情”。如果发现孩子有紧张、焦虑、担忧等情绪,可以告诉孩子“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接纳并表达情绪。也可以和老师沟通学习办法,或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

  “其实开学焦虑的不仅是孩子,家长也是。孩子不想上学肯定是有原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探讨背后的原因。这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心平气和地去交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一些情绪反应,给予适当的引导,而不是用家长的身份去压制孩子。”钱秀莲谈到,门诊中,部分家庭支持系统较好、亲子关系和谐的孩子,更容易克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最后,钱秀莲提醒,若孩子负性情绪持续较长,难以调整,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需警惕可能是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早干预才能帮助孩子更快回归正常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