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市政协民主监督小组为开放难题支招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02版:看衢州       上一篇    下一篇

  统一预约平台、签订安全协议、多方参与管理

  记者 徐佩 通讯员 曲飞燕

  8月以来,校园体育场地提升后对社会开放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8月28日下午,市政协民主监督小组先后走进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悦溪校区和柯城区城南小学,开展“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开放工程”民主监督活动。委员们实地查看智慧门禁系统运行,仔细询问运动设施维护及安全管理情况,并就灯光照明、安全责任和可持续运营等问题,提出系统性建议。

  “智慧化+人性化”管理系统获点赞

  在柯城区城南小学门口,监督小组现场体验了智慧门禁系统的便捷流程。市民完成手机预约后,扫码入校全程不超过30秒,高效顺畅。

  校方负责人介绍,除了线上预约,学校还保留了线下登记入校通道,专门服务青少年群体及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这一细节赢得委员们的认可。

  “这种‘智慧+人性化’相结合的方式,既提升了效率,也照顾到了特殊群体的需求。”市政协委员、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院长郭大勇在体验后表示。

  市政协委员、衢州学院商学院院长林向义指出,智慧门禁不仅方便市民快速进入,还可帮助学校精准掌握入校人员信息与实时数量,“程序化管理弥补了人工登记的不足,为校园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撑。”

  委员们走访发现,两所学校的篮球场、田径场、体育馆等设施质量良好,基本可以满足市民运动需要,开放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校园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既缓解了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也增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结,整体推动全民健身氛围的形成,尤其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林向义表示。

  在座谈会上,郭大勇建议尽快完善智慧门禁系统,构建“预约—锻炼—签退—离场”的闭环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智慧化管理平台的使用效率与服务能力。

  安全与可持续运营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监督活动的深入,安全问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开放校园,安全压力主要落在校方,尤其是安全责任边界不易厘清。”郭大勇建议,在预约平台上设置电子安全协议,明确责任划分,实现市民“知悉并同意”后再预约,从源头减少纠纷。

  监督小组注意到,两所学校的操场均未安装照明设备,夜间运动存在明显安全隐患。郭大勇建议学校完善体育场地安全配套设施,例如加装照明系统,并在操场周边设置AED设备、急救药箱等,此外,可以在场馆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提示牌,同时通过购买场地保险等方式全面降低运营风险。

  林向义则从可持续运营角度提出建议:“学校须在开放与管理之间找到平衡,首要保障正常教学与学生安全。”他发现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后,校方管理压力显著增大,呼吁建立学校与社区协同机制,“可引入社区志愿者参与现场维护与安全提醒,实现共管共治。”

  此外,他还建议拓展资金渠道:“除财政支持外,能否吸纳社会力量资助,用于设施更新与维护?多方出资、共同管理,或许是长久之道。”

  两位院长回应市民关切

  就前期三衢客户端上市民留言关注的高校体育场地开放问题,两位委员也分别作出回应。

  郭大勇回应:衢职院早已实行开放,羽毛球馆、游泳馆、健身房及室外篮球场等均对外开放。部分场馆由第三方俱乐部运营,健身房则由学生自主管理,属于创业实践项目。室外篮球场免费开放,欢迎市民前来锻炼。

  “在满足校内师生运动需求的前提下,确实可以考虑在寒暑假期间对外开放。”林向义强调需统筹校内与社会需求,稳妥推进开放进程。

  校园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不仅是一项惠民工程,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社区融合的有力举措。智慧管理与人本细节并重,安全机制与多元共治结合,方能行稳致远。委员们的建议为这条“开放之路”指明了完善方向,而如何落实这些建言,仍需政府、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