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郑晨 舒诗敏 文/摄) 近日,在衢州古城孔氏南宗家庙西侧新马路的树荫下,停着几辆统一装饰的三轮车,车夫也统一着装。
今年以来,针对市区人力三轮车原先存在的乱停乱放、卫生状况差、不规范经营等问题,柯城公安分局联合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管理中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街道社区等成立规范治理工作小组,通过分组管理、星级激励、统一外观、日常巡查等方式,推动人力三轮车运营走向规范化。
柯城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云祥介绍,规范治理工作小组将衢城88辆三轮车划分为7个班组,覆盖衢州古城孔氏南宗家庙、衢州古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花鸟市场、斗潭等区域,实施定点停放、轮流载客,彻底改变了以往抢位占道、无序竞争的现象。
除了管理方式的革新,车辆本身也迎来“大变样”——所有车辆采用浅色专业烤漆喷涂,统一在车身两侧清晰标注“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标识及编号,清除了以往杂乱的车身商业广告。车夫着装也改为更实用的浅棕色速干POLO衫和黑色工装裤,胸前统一印有“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字样,既体现古城文化特色,又确保骑行安全与舒适。
同时,规范治理工作小组还出台了“人力三轮车规范治理工作方案”,明码标价、杜绝宰客,并设立“月评+年评”机制,对车容车貌、交通守法、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打分,给予车夫相应奖励。
这些举措赢得了车夫们的广泛认可。车夫王渭金从事这行已有16年,他经历过无序经营的时期,也真切感受到如今的变化,“现在有固定停车点,不怕晒、不抢位,我们做起事来也更踏实了。”
车夫杜雪康白天做保洁,下班后拉车,像他这样的“兼职车夫”也被纳入统一管理。“政府为我们想得周到,我更要规范服务,不能掉链子。”他说。
“人力三轮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衢州古城的文化名片和服务窗口。”徐云祥说,接下来将持续推进专班联合执法、车夫培训、年度表彰等机制,实现常态长效,让三轮车成为古城中“流动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