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那张照片,就是23年前的我!”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龚诚良 文/摄

  近日,《衢州晚报》报道了从2001年起参与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及其遗属肖像照片拍摄的日本摄影家权田茂向衢州捐赠一批珍贵照片的故事,并独家刊登了10张由权田茂于2003年来衢拍摄的肖像照片。(详见本报7月31日一版)

  照片中的人,均为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受害者及其遗属。在看到《衢州晚报》的报道后,这段时间,已有多位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受害者及其遗属的家人联系本报取走照片。上周,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馆长吴建平联系记者,称一位白发老人此前来到该馆,问工作人员要《衢州晚报》刊登的其中一张肖像照片。

  白发老人独自拄拐杖到访

  “工作人员告诉我,那位老人是拄着拐杖独自前来的,当时指着衢州晚报说‘那张照片,就是23年前的我!’。根据晚报上的说明,老人应该是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受害者遗属方石侬。”吴建平说。

  但方石侬没带手机,也记不住自己的手机号码,加之吴建平恰好在医院看病,这些肖像照片只有电子版,老人当天没拿到照片。吴建平希望记者能帮忙一起找方石侬,把洗出来的肖像照片交给老人。

  8月26日,根据有关线索,记者和吴建平前往柯城区万田乡下方村寻找,最后在村干部帮助下找到了方石侬的家。看到我们的到来,方石侬十分高兴,紧握吴建平的手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1940年10月4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派出一架飞机飞临衢州(当时称衢县)上空,在城西水亭街、美俗坊一带投下大量携带鼠疫病菌的麦粒、黄豆、粟米、麦麸、碎布片、跳蚤、小纸包和传单等物品。这是侵华日军在我国南方地区首次以空中投撒方式实施大规模无差别的鼠疫细菌战。

  虽然政府部门和衢州军民迅速展开防疫工作,但没能阻挡住恶魔的脚步。10月4日后不到一周时间,衢州城西一带便陆续发现死鼠,有居民突患急症死亡,初步诊断为腺鼠疫。鉴于类似症状的死亡人数仍不断增多,11月19日,衢县卫生院向县政府和浙江省卫生处报告“衢县城区发现鼠疫疫情”。

  灾难也在此时降临到了方石侬家人的身上。“1940年11月的一天,我的几个姑妈去采摘桑叶,结果不幸感染鼠疫,不清楚情况的她们回家后,我的爷爷、奶奶也被感染,很快大家就出现了高烧、咳嗽等症状。”方石侬告诉记者。

  为防控疫情,方石侬的爷爷、奶奶、姑妈等人很快被隔离到村子南边的老庙中。不久后,去老庙照顾爷爷等人的家人也被感染,并导致方石侬的堂叔等人相继染病。

  最终,这个原本有20多口人的大家庭,有9人因感染鼠疫,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老人曾积极参与细菌战对日诉讼

  1942年8月,侵华日军再次对衢州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当年9月出生的方石侬万幸没有被感染,活了下来。

  如今83岁高龄的方石侬对很多事情的记忆已经模糊,但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家庭因细菌战而遭受的苦难折磨。

  “从小到大,我父亲经常会跟我讲爷爷、奶奶等人感染鼠疫去世的事情,细菌战给衢州百姓带来的空前浩劫和无尽伤痛,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忘记!”方石侬说。

  上世纪90年代,杨大方、邱明轩等人在开展侵华日军细菌战调查过程中,根据防疫部门的记载找到了方石侬。此后,方石侬开始积极参与细菌战对日诉讼等相关活动。虽然未能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受害者原告代表前往日本,但他多次前往义乌、上海等地参与诉讼准备会、国际研讨会等,为细菌战对日诉讼作出了许多贡献。

  2002年,日本摄影家权田茂来衢为方石侬等一批细菌战衢州受害者及其遗属拍摄肖像照片,以提交日本法庭用于开展诉讼。方石侬虽然对这段拍摄经历已经记忆模糊,但在阅读7月31日的衢州晚报时,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23年前的自己。

  “我每年都会订阅衢州晚报。”方石侬说,他的子女都在杭州工作,平时只有他和老伴在家,由于腿脚不便,还有些耳背,他出趟门并不容易。但为拿到自己的肖像照片,同时去改造后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看看,他最终还是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独自出了门。

  在方石侬家中,吴建平将洗出来的肖像照片交到了老人手中。“感谢衢州晚报,感谢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继续把细菌战的真实历史传承下去。”方石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