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城北小学三(2)班 徐子渊
小记者证号 D251363
指导老师 徐井华
假日里,我们一家来了一场乡村短途游。
第一天,我们游玩了仙霞关。在仙霞关的第三关,爸爸的手机突然震动提示:“前方可能有黑熊活动,请注意人身安全。”护林员叔叔带我们走进监测站,指着满墙屏幕说:“这是邻居黑熊的朋友圈!”只见红外相机捕捉的画面里,熊妈妈正带着宝宝在溪边玩耍。
“每只黑熊的掌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叔叔点击熊掌特写,“AI能通过掌纹认出每只黑熊,每当黑熊路过,相机就会给我们发送熊来了的照片!”
晚上,我们入住的民宿里藏着大惊喜——主人家的屋顶有个“数字菜园”。每棵菜苗都配有传感器,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实时传送到管家手机上,主人躺在床上就可以观察菜苗的生长情况,老板娘笑着说:“浇水提醒比闹钟还准时,连蚜虫来袭都会预警!”在这里,我亲手埋下一颗黄瓜种子,联上手机小程序,立刻生成黄瓜的生长日历,并跳出一个倒计时:“预计45天后可以收获第一根黄瓜,到时候记得过来采摘哦!”
第二天刚到廿八都古镇,人多车位紧张,还没停好车,头顶上传来交警的提醒:“浙H*****车主,请将车辆有序停入车位,前方200米右侧有停车场。”一抬头,我看见一架无人机正在盘旋,机腹闪烁着红蓝警示灯。我们在无人机的指挥下,果然找到了车位。
返程途中,路过江郎山下,大片的稻田正上演科技魔法。十几架施肥无人机列成雁阵,掠过绿浪翻滚的秧苗。阳光穿过无人机洒下的光雾,在稻田里架起了七彩虹桥。
爸爸望着车窗外感叹:“现在的衢州像被科技唤醒的《富春山居图》,无人机是移动的笔墨,数据流是灵动的线条。既留着墨韵笔香,又闪着科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