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常山患者“家门口”享优质医疗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06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腊莎 通讯员 何美飞 卢斌

  “真没想到,家门口的医院就能治好我的病,现在我能吃能睡,精神十足。”近日,在常山县人民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的李阿姨(化名),握着医护人员的手不住道谢。一周前,这位60岁的农村阿姨还因肝内藏着“定时炸弹”——胆管细胞癌彻夜难眠,如今经过一场高难度腹腔镜手术,她已顺利康复出院。

  体检查出“肝内阴影”  多项病症让患者陷入焦虑

  李阿姨的病症要从5月初的一次常规体检说起。平时操持农活、家务样样利索的李阿姨,拿到体检报告时却傻了眼。CT显示她的右肝存在大片低密度影,边缘模糊,“肿瘤待排”的字样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更让她揪心的是,进一步检查还发现,除了这处可疑“阴影”,她的肝脏还伴有血管瘤、囊肿,胆囊有息肉,左肾也存在后天性囊肿,可谓“五脏六腑”都藏着小毛病。

  “当时就觉得天塌了,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会不会是癌症’的念头。”回忆起那段日子,李阿姨仍心有余悸。幸运的是,尽管体内“隐患”不少,她暂时没有出现发烧、恶心、腹痛、皮肤及眼白发黄等不适症状,这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多学科协作确诊“恶疾”  手术难度堪比“闯雷区”

  怀着焦虑的心情,李阿姨拿着体检报告来到常山县人民医院门诊。医院以“肝占位”将其收住三病区(肛肠外科、肝胆胰外科、普外科)后,科室专家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模式,为她安排了MRI、CT增强等一系列精准检查。

  检查结果很快明确:右肝V段和VIII段的“阴影”高度怀疑为胆管细胞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更棘手的是,肿瘤位置十分刁钻,周围血管、神经密集交织,手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或器官损伤,难度堪比在‘雷区’里作业。”主刀医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一医院)专家余松峰解释道。

  面对高难度手术挑战,医院迅速制定诊疗方案:由余松峰专家牵头,联合院长助理,外科二病区科主任胡正华及科室骨干力量,采用腹腔镜技术实施肝肿瘤切除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创伤。

  4小时腹腔镜“攻坚战”  出血仅300毫升超预期

  术前准备完成后,李阿姨被推入手术室,余松峰专家带领手术团队开始了这场“腹腔镜下的精准攻坚战”。手术室内,医护人员全神贯注,通过腹腔镜屏幕仔细观察肝内结构,手中的器械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操作,避开密集的血管和神经,逐步分离、切除病变组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场手术持续了4个多小时。当切除的肝组织被顺利取出送病理检查,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终于松了口气——术中出血仅300毫升,远低于预期,手术取得阶段性成功。

  术后第一天,李阿姨从麻醉中醒来,第一句话就是“肚子不疼,就是有点胀”。但医护团队在巡查时发现,她肝断面的引流管中引流出了胆汁——出现了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的“胆漏”并发症。

  “胆漏不可怕,关键是引流通畅。”医护团队立即为李阿姨调整引流方案,加强用药护理,并密切监测她的肝功能、体温等指标。经过3天的精心照料,李阿姨切口的引流液逐渐减少至消失,术后第4天顺利拔除引流管,第5天便达到出院标准。

  “原本以为这么大的手术要住很久院,没想到恢复这么快,医生护士都特别负责,真是太感谢了。”出院时,李阿姨脸上洋溢着笑容,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赞不绝口。

  肝脏疾病早筛是关键  术后护理有讲究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李阿姨解除了病痛,也为基层医院开展高难度肝胆外科手术积累了经验。结合案例,常山县人民医院专家也为市民带来肝脏健康科普:

  1.肝内胆管癌“悄无声息”,40岁以上需定期筛查

  肝内胆管癌早期几乎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像李阿姨一样,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若出现黄疸(皮肤、眼白发黄)、腹痛、体重快速下降等症状,往往已发展至中晚期。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有乙肝、丙肝、肝硬化等肝病基础的高危人群,需缩短复查间隔,定期进行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A19-9)等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腹腔镜手术优势显著,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

  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最大切口仅10毫米)、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像李阿姨接受的这类四级手术,采用腹腔镜技术后,患者术后5-7天即可出院,而传统开腹手术通常需要2-3周。不过,腹腔镜手术对医生的操作精度和团队配合要求更高,需在高清屏幕下精准避开血管、神经,避免器官损伤。

  3.术后护理别忽视,这4点要记牢

  ?饮食:术后初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粥、蒸蛋、软面条、新鲜蔬菜),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忌暴饮暴食,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运动:术后1-2周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防止腹压骤升影响伤口愈合;

  ?用药:按医嘱服用抗凝药(如利伐沙班)、保肝药等,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预防血栓、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复查:出院后需定期回院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若出现腹痛、黄疸、发热、引流管口渗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