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约》 在北京发布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06版:文体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赵凯怡) 8月21日下午,由衢州市委宣传部策划、周立文创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约》新书发布会在光明日报社光明网演播室举行。本次活动由衢州市委宣传部、光明日报出版社主办。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郭运德,著名作家、出版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茅盾文学院院长何建明,及专家学者代表、出版社代表、衢州市代表、媒体代表参加。

  发布会以“血与火铸造的友谊——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的文学再现”为主题,现场举行了新书揭幕仪式,光明日报出版社和浙江省新华书店举行新书授权签约仪式,衢州市代表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人民营救杜立特行动飞行员救援地赠书。

  《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约》是一部以杜立特行动为主题的非虚构文学作品。1942年,美国派出由16架B-25轰炸机组成的突袭队,对日本本土实施了第一次空袭。15架轰炸机(1架迫降于海参崴)均在浙赣皖闽等地迫降或坠毁,包括总指挥杜立特在内的67名突袭队员被中国军民营救,并安全转移到重庆。作者通过大量实地考察、采访、结合历史资料,第一次把参与营救美国空军的中国军民作为主角,更多地展示中国场景,讲述中国故事。

  衢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衢州深入挖掘“杜立特行动大救援”这一宝贵的历史资源,成立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持续举办“我们衢州见(See You in Quzhou)”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努力为中美民间友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作出衢州贡献。本次发布的《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约》,是第一部以“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以史学的严谨,诗性的语言,不但重现了83年前的历史现场,更让读者感受到那段历史在当下的回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推出这本书,对于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有特别意义。

  作者周立文是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曾任光明日报社新闻报道策划部主任、记者部主任。“我从当下回溯过去,采用穿插的方式叙述,更多地关注突显人性光辉的场景和细节。我把背景放在中国,焦点放在普通百姓的身上,并以文学的手段展现中国场景和中国英雄。”周立文分享了创作经过与体会,他说,“我多次前往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的解说词我也能大段大段地背下来。”

  “从出版策划的最初阶段,我们就确立了一条主线——必须让书中的英雄精神与历史情感得以完整而真实地呈现。”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潘剑凯说,“我们的策划团队斟酌每个内容细节,力求在史实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进行文学性的加工。策划过程中,我们秉持的是敬畏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确保每一段历史的再现都贴近真实、触动人心。”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文史部原副主任梅敬忠评价该书:“用文学的笔法全景展现杜立特大救援的史实,铺排呈现战火锻造的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传奇。”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王法艇说,《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约》中用非虚构写作与文学想象相结合的手法,既尊重史实,又赋予文字超越时空的情感张力,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可以说是近年来非虚构文学的难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