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佩 文/摄
将校园丰富的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是满足市民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8月18日,本报报道了全市50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优化提升的进展。目前,部分学校已提前完成改造并启动试运行,向市民开放锻炼。
市民进入校园锻炼是否方便?运动环境是否舒适?开放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新问题?连日来,三衢客户端上相关话题讨论热烈,本报记者也进行了实地探访。
开放便捷设施多样 市民乐享校园运动空间
8月18日傍晚,记者在柯城区礼贤小学门口完成扫码登记后,顺利进入校园。记者注意到,在校门保安室旁停放着两三辆儿童推车,保安吴师傅正耐心地向推车市民解释:“为安全起见,操场禁止推车入内。请将推车停放在这里,放心,我会负责看管。”
吴师傅告诉记者,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以来,日均入场运动人数有五六十人,他们主要开展跑步、打羽毛球等活动。“尽管入校需扫码登记,但我们仍准备了登记本,方便老年人等不方便扫码的市民。”吴师傅说。
市民朱小丽抱着小宝,领着大宝,走进学校操场。“这里环境好、进门方便,平时带孩子来踢球跑步特别合适。”说话间,孩子们已在绿茵场上欢快地奔跑起来。
临近19点,操场逐渐热闹。跑道上,人们三三两两结伴慢跑;跑道边的空地上,家长带着孩子挥拍打羽毛球;篮球场上,“砰砰”的拍球声此起彼伏。市民吾小成就住在学校附近,晚饭后带着一儿一女步行而来,他背着羽毛球拍,儿子则抱着篮球。“这里运动设施齐全,有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我每周都带孩子来几次。”
8月19日,记者在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同样见证了市民乐享校园运动空间的景象。室外篮球场上,家住蓝天嘉苑小区的市民廖振宇正和儿子廖品川进行着一对一较量。父亲稳健运球寻求突破,儿子则灵活防守,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运动背心。趁着休息间隙,廖振宇一边擦汗一边对记者说,“从我们家走过来,也就五分钟出头。离家这么近,想打球随时就能来。”廖品川也笑着补充:“暑假这段时间,我和我爸几乎天天傍晚都来报到。”
这片傍晚时分充满活力的校园球场,已然成为市民乐享运动、亲子互动的一方热土。
场地照明情况待提升
运动者期待环境更舒适
校园开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多运动选择,也让学校资源在非教学时段得到充分利用。在肯定这一举措的同时,一些市民也表达了对运动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期待,其中改善场地照明是较为普遍的提议。
为方便晨练市民,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运动场地对社会开放的时间较早,为双休日的7点30分至17点,以及节假日、寒暑假的7点至21点。19点30左右,天色渐暗,操场上却未开启灯光。市民廖振宇指着操场边的4套高杆灯说:“那边有灯,但好像没有开过。我们也理解,这可能涉及能耗考虑,我们只是玩玩投球,能勉强看清就好。”
对此,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后勤保障处主任陈波表示,开放场地周边的高杆灯线路目前存在故障,每次尝试推闸送电都会自动跳闸。经排查,修复线路需破开下方埋设线路的塑胶跑道,工程量较大且可能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目前,学校正积极与相关供应商协商维修方案。
而柯城区礼贤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时间为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的13点至21点和工作日的18点至21点。天黑后操场能被围墙外的路灯照亮,正带着女儿在操场上跑步的方女士认为,场地照明条件进一步完善,将有助于提升晚间锻炼的体验感和安全感。
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网友叫好之余争献“优化策”
在三衢客户端,关于50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优化提升后对外开放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市民们纷纷表达喜悦与期待:“好开心母校上榜!有空就去体验,点赞!”“这波福利太棒了,赶紧去体验起来。”“能带娃去专业场地运动,安全又免费,真高兴。”……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不少市民在体验后反映出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记者在礼贤小学操场上看到市民随意丢弃的饮料罐、纸巾等垃圾。针对此类不文明现象,三衢客户端用户余波提议“对恶意破坏、超时占用、违规携带违禁品等行为,暂停其预约资格,促进文明使用”;体验过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运动场地的用户俞雁建议增设简易储物柜、饮水点等便民设施;用户“一望无际”“辉辉”“荔子”“羽衣”等则呼吁学校借鉴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的做法,延长开放时间,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早晨,方便市民晨练;用户“人在囧途”建议“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提供灵活的进校方式”……
关于校园体育场地优化提升与开放,您还有哪些建议?欢迎广大市民积极进校体验,继续分享实际感受,提出宝贵建议!
市民朋友可拨打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96811新闻热线留言参与讨论,或扫描文中二维码,在三衢客户端新闻链接内留言。参与互动的市民朋友将有机会得到“她创”洗护用品一套。
扫码分享
体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