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的石佛寺镇,是国内最大的和田玉加工与交易集散地之一。然而,据央视《财经调查》节目报道,不少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知不足,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谋取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从曝光的案例看,各种欺骗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低价青海料、阿富汗玉经滚筒打磨、化学染色漂白后伪装成“籽料”;再配2元一张、可扫码验真的“假鉴定证书”洗白身份,成本几十元便可卖到数百甚至上千元;直播间里主播与摊主合演“砍价戏”,通过脚本演出,诱导粉丝抢购。
【留言精选】
达美:即便消费者有所怀疑,一份造假的证书,似乎又证明了玉石可靠。如此一来,一套“假玉+假证+假直播”的灰色套路,就被用来收割买家。
名家:对于消费者来说,分辨不同的品种本身就不容易,而直播间里的说辞更是天花乱坠。
山峰:有些玉石甚至被吹出了医学疗效,能清理人体“脏东西”,用以诓骗消费者。
外乡:如果对造假放任不管,甚至让“假货”成为当地产品的代名词,这对当地产业口碑的打击恐怕也是致命的。
平安:作为本地特色产业,更该秉持对造假等乱象的零容忍。只有如此,方能持续擦亮南阳在玉石市场上的这块金字招牌。
源泉:对鉴定证书市场进行清理,对“虚假鉴定中心”严惩不贷,并推动权威鉴定机构的认定过程公开透明。
研究会:除了当地政府积极行动之外,平台也不能置身事外。
空军:加强对直播内容的把关,对于可能涉及剧本、欺诈的直播内容应当及时干预,对相关账号进行严厉处理就必不可少。
好汉:面对愈演愈烈的造假乱象,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