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佩
前不久,浙江省历史学会在衢州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暨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史迹陈列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历史之殇·未来之路”主题,就细菌战历史记忆传承与守望和平等展开讨论。浙江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徐立望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作为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立望长期深耕中国近代史、浙江区域文化史研究等领域。
徐立望在接受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专访时表示,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的意义超越了地域界限,为国际社会认清日军细菌战的本质提供了有力佐证。
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经过改造提升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自今年6月25日重新开放后,接待参观者已超4万人次,您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徐立望:侵华日军细菌战超越了传统战争的范畴,是对人类伦理、科学道德与国际法的彻底践踏,完全突破了人类战争的底线,是人类文明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日本政府自知罪孽深重,一直企图遮蔽和隐瞒事实。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对浙江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而衢州无疑又是浙江受到伤害最为深重的地方之一。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的存在是对侵华日军罪行最好的揭示。
衢州细菌战陈列馆的建设和历次提升过程,凝聚了各界人士和学者的心血,看到它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文明中向上托举的力量,感知到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时代进步的号角。
此外,我们也不能忘记国际友人,尤其是日本友人对这座陈列馆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早期研究,没有他们早年到中国调查细菌战受害情况,没有他们对细菌战对日诉讼的大力支持,我们会碰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最近,衢州细菌战陈列馆再次焕新升级,新增了很多国际友人调查揭露细菌战真相的陈列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衢州细菌战陈列馆不仅是控诉日军罪行的场所,也应该成为展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人们可以在此看到国际友人的援助和协作,体现了和平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坚守。
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作为历史学家,您觉得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还需要对哪些内容进行补充或深化展示?
徐立望:衢州细菌战陈列馆承载的不仅仅是衢州或浙江人民的历史记忆,更是全人类的惨痛历史记忆。陈列馆是在充分的研究基础上,展示细菌战史实的平台。这种展陈并不是自说自话,不仅仅以感情诉说,而是由丰富、多元的史实资料来述说的,史实资料之间还能够交叉互证。结论是令人信服的,逻辑严密的,证据链是完整的。如果能把学者有争议的内容也展示出来,进行缜密辨析,这也是一种学术自信的表达。
希望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能继续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作、国际友人的援助的成果,引发参观者对守望和平正义、思考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
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目前,浙江省历史学会研究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学术进展?
徐立望:浙江省历史学会抗战史研究会会长王选是享誉国际的细菌战历史研究专家,在她的团结带领下,浙江形成了一支跨越民间和高校的细菌战历史研究团队。他们拥有国际视野,收集到许多来自日本、美国的档案,又持之以恒进行田野调查,整理出大量地方文献和口述史料,与国内外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其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细菌战的发生、实施、后果等全方面的史实认知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学术支撑。
正是因为研究者们扎扎实实的学术支撑,才能挖掘出令人信服的历史,才能讲述历史、展示历史,也才能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历史。
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对于细菌战历史今后的研究方向您有什么建议?年轻一代尤其是青少年,应该怎么传承这段历史记忆?
徐立望:我们必须持续进行严谨的史料发掘、研究与公开,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否认、美化侵略行径。我们发掘这段历史,是为了更清醒地认识人性之恶,细菌战的历史以最残酷的方式证明,人类文明构建的和平秩序极其脆弱,维护和平永远在路上。正如亚里士多德说,人始终处于神与兽之间,当失去了正义、法律的约束,人类是比野兽更加卑劣的生物。
年轻一代必须了解,战争并不是抽象的国与国之间宏大的场景,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就发生在我们脚下可以触及的土地。只有了解战争,才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才知道如何去维护和平。
铭记历史是对先人的告慰,但是不应陷于仇恨,应避免进行仇恨教育。我们生活在当下,要走向未来。珍爱和平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基于历史教训的清醒认知和积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