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医院固话竟成诈骗“帮凶”?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03版:法眼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明显示是本地医院的电话,怎么接起来竟然是诈骗?”这个曾让不少市民困惑甚至上当的骗局,其背后的秘密,竟是不法分子盯上了医院的生命线——固话线路。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揪出一起离奇案件:2024年底至2025年初,粟某、杨某等人携带特制的“万能钥匙”,悄然潜入海曙辖区内三家医疗机构的“心脏地带”——弱电井房。他们秘密标记固定电话线路,随后将关键信息传递给境外诈骗团伙。不久之后,同伙孟某等人冒充“中国移动”工作人员,二次潜入医院,在标记过的地方悄然接入特殊设备。一番操作后,远在境外的诈骗电话,竟在接听者手机上被“洗白”,赫然显示为本应值得信任的医院固定电话号码,全国各地已查明的受害者财产损失累计超过八十万元。

  医院的“救命线”岂能沦为骗子的“帮凶”?海曙区人民检察院敏锐洞察到这一公共安全风险,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现场调查,发现辖区内部分医院对弱电井的管理形同虚设,存在电井门锁老旧、技术防控薄弱等问题,给犯罪分子搭建“空中诈骗专线”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025年5月,海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三家医院的主管行政机关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开出一系列精准“药方”:建议三家医院弱电井房“上硬锁”,更换智能门禁、加装防护门、增加巡查频次;对全区医疗固话线路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建立严格的身份核实、登记备案、全程监督制度。

  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相关行政机关立即开展整改工作。“我们第一时间对三家医院点对点下发《问题督改函》,分别实行换锁、亮身份、查工单、做登记。”相关行政机关负责人说道。此外,全区医疗机构举一反三,目前海曙区下属20余家医院均完成上述整改工作,同时建立固话异常外呼监测预警机制,力求早发现、早处置。

  从个案漏洞,到一份精准有力的检察建议,再到覆盖全区的长效防护网,海曙区这场固话安全保卫战,正是检察公益诉讼推动社会治理、守护公众利益的生动实践。据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