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菲 衢江区莲花镇中心小学校长 衢州市名师
暑假是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时候。如何将所见的风景记录下来呢?今天我要跟同学们分享三个妙招:
妙招一:景物描写有顺序
景物描写需有条理,可用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如晨昏更替、四季流转;空间顺序则如地点转换、移步换景,或遵循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由面及点等方位关系。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便是由低到高的空间顺序典范。要使景物描写井然有序,可使用过渡句衔接不同场景。如《颐和园》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向下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清晰引导读者视线移动。
妙招二:景物描写有详略
好的写景文不在于罗列景物多少,而在于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如同饭店有招牌菜、影视剧有高潮、场合有主角,写景也需要聚焦重点。切忌处处详写令人生厌,也忌处处略写变成流水账。对景物排序后,应挑选最有感触、最具特色或最有把握写好的部分详写,其余则可简略带过,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叶圣陶爷爷将独特的孔隙写得特别具体,让读者对孔隙的小印象深刻。
妙招三:景物描写有真情
若仅为写景而写景,缺乏真情实感,既难打动自己,更难打动读者。成功的写景,需将真挚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老舍在《草原》中,对草原的描写便饱含喜爱:“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赋予景物生命与温情,感染力自然倍增。唯有情动于中,景物方能鲜活灵动。
其实呀,写景物就像给朋友讲见闻:按顺序说清楚,挑最难忘的讲细点,再说说自己当时的小心情。试试这三招,你的作文里,景物就像会说话一样,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