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胡江丰) “医生,我吃了冰镇的哈密瓜后胃痛,帮我开点药就行。”近日,在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莲花分院诊室里,一位七旬老人在儿子搀扶下前来就诊,并笃定地表示只是胃痛。
接诊医生没有简单按“胃痛”处理,仔细追问:“大伯,具体哪里痛?像针扎还是压石头?痛多久了?”听完描述,医生心头一紧——这绝非普通胃痛。
心电图结果印证了医生的判断:老人患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这是很危险的心脏病,必须马上治疗。”医生郑重告知,却遭到老人儿子质疑:“你们是不是小题大做?胃痛还要做心电图?”老人也摇头说:“就是水果吃坏了。”医生们拿着危急的心电图再三解释,老人儿子仍有怀疑,甚至反问:“你们真会看病吗?”最终,父子俩签字离院。望着他们的背影,医生既着急又无奈。
患者离院不等于放弃。“生命至上”的信念让医护人员继续行动,一场生命守护接力持续进行。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巫慧英立即联系患者所在村党支部书记,请他向老人说明病情的严重性,劝说其尽快接受治疗;同时告知乡村医生,若接诊需密切关注老人生命体征,禁止止痛治疗;院方还要求责任医生全程跟踪患者情况。
当晚,放心不下的医护人员联系老人,得知其称“胃药起效,疼痛减轻”。医护人员意识到,这种“好转”可能是危险假象,容易贻误治疗。但老人儿子仍拒绝就医,称准备第二天早上去上级医院复查,夜里有不适会随时送医。
“我们上门免费给老人复查心电图,没事您也能踏实睡觉。”深夜,巫慧英再次联系老人的家属,经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带着设备进村入户,复查心电图显示老人心肌坏死已加重,病情危急。经医生再次劝说,老人终于同意转诊至上级医院,最终被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次日随访得知,老人已成功施行紧急手术植入支架,病情转危为安。此刻,医生们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