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暑期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热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06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腊莎 通讯员 张晓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7岁女童乳房提前发育

  “我女儿这几个月胃口特别好,平时爱吃炸鸡、薯片之类的。”看着女儿身高比之前长得快,小甜的妈妈原本还挺开心,可过了一段时间,小甜突然说“胸疼”。小甜的妈妈联想到平时看到的医疗科普短视频,赶紧撩起孩子衣服查看,发现孩子乳房变大,摸上去还有小小的硬块。这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提前发育了。

  近日,小甜的父母带着7岁的女儿来到衢州市中医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就诊。

  “7岁女孩乳房增大要考虑性早熟。”接诊的主任医师蒋红宇为小甜做了B超、骨龄及性激素等检查,结果明确其为部分性性早熟。考虑到家长希望中药治疗的意愿,以及孩子目前的身高和骨龄情况,蒋红宇建议进行一段时间的中药干预后再复查。

  经辨证,蒋红宇为小甜开具了适合其体质的中药。按照医嘱,小甜口服中药一周后,乳房痛感缓解、消失;继续用药两周后,乳房硬结减小;后续还需调整药方继续服用。

  “儿童性早熟的中药调理,需经过全方位检查、评估、辨证后按疗程用药。对于部分性性早熟及缓慢进展型性早熟,中药疗效很好。”蒋红宇表示,但如果孩子的性早熟属于快进展型,则需要使用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

  13岁男孩骨骺闭合难以长高

  小俊今年13岁,是个妥妥的学霸。妈妈说,孩子近2年身高长得很快,可去年下半年后,身高几乎没怎么长过,于是趁着暑假带孩子来做检查。

  没想到,检查结果显示:孩子骨龄偏大2.5岁,目前身高160.5cm,比同龄人稍高,但相较于骨龄对应的身高,小俊的身高偏矮。蒋红宇评估后认为,他后续的生长空间非常有限,预测身高基本“定型”在162cm左右。

  “性早熟发病中,女孩发病率比男孩高很多,但很多男孩子的性早熟常被忽视,往往发现时已错过干预机会,主要原因是生理性特征隐蔽以及家长认知不足。”蒋红宇说,男孩性早熟初期症状主要是睾丸增大,家长难以及时察觉。等发现变声或长胡子时,往往已是中后期发育阶段,还有不少家长对男孩生殖发育缺乏关注,甚至存在“男孩不会性早熟”的误区。

  性早熟信号:家长必查清单

  ●女孩警惕这些细节(7.5岁前出现)

  乳房变化:乳晕颜色加深、触摸有硬结或痛感。

  私处异常:外阴着色,阴道分泌物增多(如白带),出现阴毛。

  其他信号:身高突增,10岁前来月经。

  ●男孩警惕这些细节(9岁前出现)

  生殖器变化:睾丸增大、阴茎增长。

  体毛与体征:阴毛腋毛冒出、喉结突出、变声、长胡须。

  其他信号:身高突增、遗精、情绪暴躁。

  蒋红宇提醒,以下三类孩子一定要尽早监测骨龄:

  1.发育异常:身材矮小,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尤其是出生时身长、体重不足,儿童期持续矮小,以及身高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或加快的孩子。

  2.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骨骼发育提前,生长空间会大大缩短。生长发育正常的孩子,建议每年拍一次骨龄片,做好监测即可。但骨龄偏大的孩子,最好每半年测一次;青春期发育的孩子,3至6个月需测一次骨龄片。

  3.过度肥胖:肥胖儿童性早熟风险高2.34倍。肥胖的孩子虽然短期内可能比同龄人高一点,但由于体内脂肪多,会产生雌激素,加速骨骺快速闭合。正常情况下,3岁到青春期期间,孩子身高每年增长5至7厘米。若孩子半年就长高4至5厘米,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测。

  预防性早熟,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性早熟的原因较复杂,与营养、环境、遗传甚至社会心理因素都有关联,也有一些是少见疾病导致的。因此,想要预防性早熟,家长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保持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少吃高油高糖、高热量、油炸、膨化食品。选择肉类时,避免给孩子吃来源不明的肉类,尤其是可能使用激素催肥的动物肉。日常饮食中,合理控制孩子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鼓励孩子进行适量运动,如跳绳、游泳、慢跑等,以促进骨骼发育和身体健康。

  2.避免滥补: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吃点补品长高,过早给孩子买燕窝、牛初乳、蜂皇浆、蛋白粉等补充营养。但这些滋补品含有雌激素、泌乳素等性激素,长期滥补容易“催熟”孩子。

  3.锁好“危险物品”:成人使用的护肤品、洗护用品等可能含有性激素,要妥善保管。若孩子因好奇偷偷使用,很可能诱发性早熟。

  4.严控电子内容:对孩子观看的读物、影视作品及短视频要严格把关,尽量少看含有性暗示的画面。

  5.不要熬夜:熬夜、晚睡会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很多长时间晚睡的孩子生长缓慢。同时,尽量不要开夜灯睡觉,长期光刺激也可能诱发儿童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