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衢州古城夜未央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02版:看衢州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郑丽芬

  “这面墙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8月9日晚7时,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内静谧肃穆,来自杭州的中学生王宇轩驻足在遇难者名录墙前,轻声念出墙上的名字。衢州陈列馆内,数十名参观者随着队伍缓缓前行,不时在展柜前驻足凝视。

  自今年6月起,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内的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赵抃祠、周宣灵王庙、天妃宫等文博场馆陆续实现夜间开放,衢州古城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也延迟闭馆。

  这场“不打烊”的文旅革新,不仅让衢州的文旅消费时空得到有效延展,更让历史文化资源在夜色中绽放出别样光彩,在满足游客多元需求的同时,为城市文化传承注入了全新动能。

  红色场馆夜间升温: 历史记忆在夜色中愈发清晰

  “课本上的文字是抽象的,而这里的每一件实物、每一段影像都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在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江西游客刘恬恬说,夜晚参观更能让人沉下心来感受这段沉重的过往。

  衢州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6月实施夜间开放以来,衢州陈列馆客流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原来日均接待两三百人次,现在日均突破千人次,周末高峰时能达到一千五百人次左右。”该负责人表示,这份数据背后,是参观者对历史记忆的渴求,更是衢州陈列馆打破时间壁垒后的必然结果。

  衢州陈列馆旁边的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同样人气高涨。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全景式反映“杜立特突袭”主题的纪念馆,自6月夜间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9000多人次。

  馆内“衢州营救”展区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观看纪录片。“白天忙着逛景点,本来以为没时间参观纪念馆了,没想到晚上还能进来,这种安排太贴心了。”带着一家三口前来参观的上海游客张先生说,孩子手中的研学手册上已经盖满了纪念章。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这些夜间开放的红色场馆已成为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延长开放时间不是简单的服务升级,更是对历史记忆传承责任的主动担当。”衢州文史研究专家刘国庆认为,当游客在夜晚走进这些场馆,灯光照亮的不仅有展柜里的文物,更有民族记忆中永不熄灭的火光。

  文旅融合深度拓展: 夜间经济激活古城多元价值

  延长开放时间后,文旅消费的时间边界被悄然打破。

  “自从附近文博馆延迟闭馆后,晚上7点到8点成了销售高峰,不少游客参观结束后都会来选购文创产品,销售额比之前增长了近三成。” 在衢州古城孔氏南宗家庙附近的文创商店里,工作人员边整理文创产品边说。

  晚上9点的衢州古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依旧热闹非凡,衢州文化馆内人头攒动。记者看到盖章区座无虚席,103个印有古城景点图案的纪念章摆在长条桌上,游客们手持本子有序盖章,不时相互询问着“文昌阁的章是多少号”“孔庙的章在哪里”。

  “暑期以来,每天进店人流量超过2500人次,其中七成以上是夜间客流。”衢州文化馆工作人员指着盖章区介绍,这些纪念章已经成为衢州文旅的“流量密码”,许多游客专门根据盖章地图规划夜游路线。

  金华游客李萍拿着盖满印章的本子兴奋地说:“本来只计划在衢州待一天,结果发现这里晚上也很好玩,特意多留了一晚,这趟旅行比想象中精彩太多!”

  “暑期旺季,旅游区客流量激增,餐饮、文创、体验类消费成为夜间消费的主力军。”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夜间打开大门的文博场馆,不仅让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更是构建起全时段消费模式,带来多重价值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