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家人均3888元、用大象粪便做甜品的餐厅走红网络。据报道称,这家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并将展开后续调查。
雄才大略:大象粪便未被列入国家食品原料目录,且其作为动物排泄物的属性天然具有潜在污染风险,即使经过消毒处理,也需经法定程序认定为“食品原料”才可使用。
达达:该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立案调查,一点都不冤枉。
外贸海:一些餐厅把餐饮项目做成“观光项目”,实则是给自己披了件皇帝的新衣。
朱楼:借着高大上的噱头收割消费者,给菜品量少味怪、不卫生找了一块号称“原生态体验”的遮羞布。
开眼:消费者自然乐见独特的饮食体验与餐饮文化,但这终归都要遵守“入口之物必须安全”的规则。
三观:一家餐厅,食品必须安全,更遑论其中有些可能都不算食品。
平晏: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这一最基本认知都没有,就搞创新、玩概念,包装造势、谋求流量,显然是一种极为浮躁的表现。
蚕宝:实则也是一锤子买卖,毕竟多数消费者不会想再花费将近4000元去体验这种“新鲜感”。
奋斗:说到底,菜品可口、服务周到才是餐饮经营真正的吸睛实力。
圆圆:“象粪甜品”触犯食品安全法直接打破作为餐厅的底线。
哈哈笑:心思都花在如何猎奇上,最后竟连猎奇的功课都没做好,更别提老实修炼菜品、服务本身的内功了,这样的餐厅“凉凉”也是必然。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