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芸 文/摄
“老师!我的拓印糊了!”
“别急,你看,这像不像一只正在跳舞的小兔子?”
4月11日,开化县杨林镇杨林小学的操场上,一堂没有标准答案的美术课,正在改变乡村孩子对美的认知。此次送教活动由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美术组精心筹备,朱争辉、吴昊旻、王卡加等10位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组成送教团队。朱争辉是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副校长,2022年,她参加了浙江省名师朱敬东发起的为开化县中小学送教活动,她和全省的名师一起,积极投身乡村美育送教,她每周都准时为开化县杨林镇杨林小学的学生开展线上美术课,每年组织一两次线下活动,身体力行地为乡村美育贡献力量。
王卡加、徐盈盈带领杨林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大树下开启《树的执笔》课程。王卡加拿出自制的拓印工具,耐心地教孩子们利用大树进行拓印。孩子们认真听讲,随后动手尝试。树皮变成了创作素材,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平凡事物中也蕴藏着独特的美。
完成拓印后,王卡加、徐盈盈将学生们的作品装进画框,学生们在画框上写下感悟。一位同学写下了 “美不一定要工整”,这句质朴却充满哲思的话语,为原本就独具创意的作品增添了一抹灵动。学生们的作品被挂在树上展示,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风的吟唱》课堂上,三、四年级学生在陈晨、李军勇的带领下,用丙烯马克笔绘制独一无二的风车。小花、树叶、小动物,还有充满奇幻色彩的神秘星球、会飞的房子……学生们带着完成的风车走出教室,风车在微风中欢快转动,成为学生们观察风的灵动载体。
针对五、六年级学生的《石的守望》课程同样创意十足。吴昊旻、方子豪引导学生借助石头和平板电脑,探索自然与科技结合的艺术表达。学生们仔细观察石头的纹理和形状,通过平板电脑记录灵感,六年级学生郑兴辉所在的小组用石头打造出巨型万花筒,引得同学们围观,郑兴辉兴奋地说:“从来没上过这么有趣的美术课,没有一点束缚,自在又惬意。”
活动结束后,所有作品都在操场上集中展示,学生们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乡村生活、自然风光、传统文化等,充分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朱争辉对记者说:“美育不是单向输送,而是要激发内生创造力。”
送教团队向杨林小学全校学生赠送了由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学子原创的礼物——“默写衢州”,这份礼物以“我爱家乡”为设计主题,里面有笔记本、明信片、笔、冰箱贴等物品。朱争辉说:“礼物虽小,却饱含着我们的心意。希望它能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鼓舞他们在美术创作的漫漫长路上,勇敢探索、不断奋进,去描绘属于自己的精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