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非洲鼓舞蹈队的追梦故事

日期:04-14
字号:
版面:02版:看衢州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徐佩 文/摄 通讯员 李江燕

  “一群人,一条路,坚持一直走下去;在一起,不容易,相守更加了不起……”4月8日下午,伴随着歌曲《不放弃》,衢江区横路办事处康馨残疾人之家传来阵阵清脆明亮的鼓声。在指导老师曹礼芬的带领下,非洲鼓舞蹈队的6名队员正在排练。虽然这首歌曲他们已经反复练习了一年多,但每位队员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热情与专注。如今,他们对每一个节拍的停顿、每一个手势的转换都已驾轻就熟。

  用文娱敲开心房

  非洲鼓的演奏方式简单而自由,无需复杂的乐理知识,初学者也能通过掌握几种基础节奏类型,轻松演绎出热情奔放的音乐。正是这种包容性,让曹礼芬萌生了组建非洲鼓舞蹈队的想法。

  在康馨残疾人之家,生活着55名特殊“家人”,他们大多是精神或智力障碍残疾人。这里不仅提供基本照料,更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2022年9月,文艺老师曹礼芬的到来,为这个特殊的“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她陆续开设了手势舞、课桌操、戏曲等多种文娱课程,让残疾人单调的生活有了色彩和欢笑。“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娱乐。”曹礼芬解释,“对精神、智力障碍残疾人来说,适当参与文娱活动,能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我们称之为文娱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由残疾人组成的艺术团队开始走出残疾人之家,把表演带到乡镇、企业等更多舞台。对很多队员来说,这是人生中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曾经需要社会关爱的他们,用精彩的表演把欢乐传递给观众。

  非洲鼓舞蹈队成立于去年初,当时,队员们从最简单的《桥边姑娘》开始练习。但即便是这样基础的曲目,对他们来说,完整演奏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过不懈努力,去年3月,他们开始挑战难度更高的《不放弃》,用鼓声诠释着坚持的真谛。

  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

  40岁的小陈坐在排练队伍前排的位置。她双手有力地拍打着鼓面,神情专注得像个认真听课的小学生。只有当镜头对准她时,才会露出腼腆的笑容。

  多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小陈的智力退化至孩童时期。但在非洲鼓训练时,她却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毅力。由于记忆力不好,常常刚学会新的节奏,就把之前练过的忘记了。为此,小陈不仅在排练时格外认真,晚上回到家,还会对着枕头继续练习手法。

  “我知道自己学得慢,所以要多练几遍,不能给大家拖后腿。”小陈的话透着坚定的力量。

  曹礼芬至今仍清晰记得这支队伍第一次登台时的情景。演出前,小陈还紧紧抱住她,因过度紧张而低声啜泣。可当音乐响起,小陈和队员们立即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表演中。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完整流畅地完成了整首曲目。台下响起的热烈掌声中,曹礼芬注意到队员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这些掌声对他们而言,是非常珍贵的肯定。”

  这支六人非洲鼓舞蹈队里,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特殊的故事。除了智力、精神障碍的队员外,还有一位特别的成员——方老师。作为残疾人之家的工作人员,他负责机构的消防和安全工作。

  方老师曾是一名电焊工,生活的变故让他一度陷入低谷。“那时候因为生病导致髋关节坏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回忆起过去,他语气平静。2022年10月,他鼓起勇气走出家门,来到残疾人之家工作。加入鼓队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新学会的鼓点让他欣喜,每一次演出,观众热烈的掌声都能让他感受到久违的成就感。

  “现在只是换了一种活法,每天也一样很开心。”方老师笑着说。现在的他,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