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婷 衢江区文联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3月底,衢州的倒春寒捎来了一场春雪,局部地区还下了冰雹,茶山的明前嫩茶遭受了一次冰冻浩劫。尽管寒潮几天就被暖风吹散,春光绘就的万紫千红画卷如约而至,我心中却有一些隐隐的不安。我的童年伴随着土地成长,春雪降落在万物发芽时,看似浪漫其实很容易带来农业灾害。
当我奔向田野,看见金黄色的油菜花浪倔强地在风中翻涌;麦苗抖落冰霜,被敲打得更加碧绿;桃花依旧粉嫩娇俏,便安心地跌入春天的怀抱,不愧是生命力顽强的春天!我放慢脚步,走在开满野花的田埂路上,用心感受每一缕阳光的温暖,每一声鸟鸣的欢畅,心中不由得诗意满盈。
也难怪从古到今,诗人们写作的题材更偏爱春天。写诗,是与自我对话,与世界共鸣。在春光里,平凡的万物被赋予了无穷的力量,芽苗冲出土地,花朵肆意盛放,江潮生生不息,这种力量,让人忍不住想要表达。
在诗的世界中,简单真挚是至高美学。一朵花的绽放,不仅仅是色彩的展现,更是记录时光流逝的影像,把自己长成一朵花,让自己游成一条鱼,将这些真实俏皮的感悟融入诗歌,让作品不仅仅描述春天,更是对生命、对时间、对存在的深刻思考。
在诗歌的形式上,也要敢于创新。不必拘泥于传统的韵律和格式,自由诗、散文诗,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让诗歌跨越时空的界限,以更多元的方式触达人心。可以将春光的色彩转化为数字的跳跃,将春风的声音录制为诗歌的伴奏,让诗歌成为一场全方位的感官盛宴。
在春光中,一个写作者或许感受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或许体会到了时间的匆匆流逝,或许领悟到了冰雪消融的澎湃力量。这些真实、深刻的情感,让诗歌充满了原始的力量。
春光作伴好写诗,像孩子们那样,在春光中勇敢写诗。在小诗人们笔下,春天将不再只是季节的更迭,而是心灵的觉醒,是生命的赞歌,是时间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