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垂钓的乐趣是什么?

日期:04-10
字号:
版面:07版:朝闻暮语       上一篇    下一篇

  伍言

  在宁静的信安湖畔,本应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画面,然而如今却出现了令人咋舌的“竿阵”景象。据4月2日《衢州晚报》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超九成的垂钓者采用“一人多竿”的方式,有的人甚至一人架设10多根鱼竿,这样的场景早已不是个别现象。

  信安湖究竟能不能钓鱼?又该怎么钓?湖边竖立的提示牌上,《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信安湖水域垂钓行为的通告》已明确告知:一人一竿,文明垂钓。那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对此通告置若罔闻呢?知情者透露,“一人多竿”往往收获颇丰,甚至有人在湖边卖鱼,将原本休闲的垂钓活动当成了生意。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人盲目跟风,最终造就了如今这般“竿阵”的局面。

  钓鱼,本是一项让人能全身心沉浸于大自然的休闲活动。在户外,垂钓者享受着宁静与快乐,感受着湖光山色的独特魅力,尽情地沉醉其中。那一份悠然自得,那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才是垂钓的真意。然而,为了获得丰厚的渔获而采用“一人多竿”的方式,已然超出了“娱乐”的范畴,沦为一种过度的欲望,甚至可能涉嫌违反相关规定。

  钓鱼,图的就是那份纯粹的快乐,一旦将其变成“渔网式”的捕捞行为,便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垂钓,不单单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一人多竿”这种垂钓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一方面,它可能导致渔业资源被过度捕捞,严重危害渔业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大量鱼竿在垂钓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很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给其他钓鱼者带来不良影响。

  作为垂钓者,我们应肩负起保护自然生态的责任。文明垂钓,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环境和他人负责。它要求我们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每一位垂钓同行。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垂钓这项活动的可持续性,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并非所有的垂钓者都会自觉遵守规定。这时候,相关执法部门就必须担起管理责任,积极开展巡查劝导工作,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对违规行为绝不能姑息迁就,逐步引导垂钓者树立起文明垂钓的意识。

  衢州,是一座充满文明气息的有礼城市,“一人一竿”的文明垂钓方式,正是市民文明素养的体现。愿我们在每一次的垂钓之旅中,都能怀揣着责任感,让美丽的自然景观得以长久保存,让垂钓的乐趣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