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小记者 杨璨) 3月30日国际零废物日,一堂特殊的环保实践课在衢州智造新城高新片区展开,灵溪校区五(1)班启航中队的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着“无废城市”的创新之路。
上午9时,“环保小卫士”们走进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当工程师揭开新能源锂电子动力电池回收的秘密时,同学们纷纷感叹:“原来电池里藏着钴、锂、镍这些‘城市矿产’!”从旧电池中来,到新电池中去,电池的回收利用可以实现电池生命周期的闭环价值链。对于废旧电池的回收拆解,工程师给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
光大环保能源(衢州)有限公司的行程更让同学们震撼。在光大公司的中央控制室,整面墙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垃圾处理的每个环节。“快看!那个抓斗一次能抓起8吨垃圾!”顺着同学的手指望去,操作员正像玩电竞游戏般操控机械臂。当得知被人弃如敝履的垃圾,在这里却成为有用的原材料,比如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置,每年可以提供绿色上网电量2.29亿千瓦时;一杯黝黑发亮的垃圾渗滤液,经过8道工序的净化,最终成为清澈透明的Ⅰ类地表水,作为工业用水再利用,同学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书本上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今天终于眼见为实了。”带队的家长志愿者感叹道。本次实践课与正在教学的科学“环境与我们”单元内容深度融合,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
本次活动是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推行“无废城市”建设系列实践的重要一环,同学们在活动中直观感受了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原本抽象的环保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增长了见识,增加了对“无废城市”建设的热情和责任感,让青少年成为衢州绿色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灵溪校区五(1)班
小记者证号 H250905
指导老师 戴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