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期待更多人对公共场所抽烟说“不”

日期:04-01
字号:
版面:04版:朝闻暮语       上一篇    下一篇

  胡欣红

  近日,杭州一位女生在一家烧烤店用餐时,遇到几名男顾客吸烟,严重影响自己的用餐体验。女生向服务员反映无果后,自行上前劝阻。在女生就餐快要结束时,吸烟者再次点烟。于是,该女生决定拍摄视频留证,遭抽烟男子指责侵犯隐私。随后店内多名吸烟男子还强词夺理:“不想闻烟味,为什么要出来吃饭?”此事引发热议。

  控烟的必要性早已是全球共识。2011年5月开始施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要求,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杭州市12345热线也回应,娱乐场所和餐饮店都是有禁烟规定的,饭店有义务劝阻。

  令人遗憾的是,囿于种种因素,现实中“禁烟令”在有些地方往往沦为纸老虎。尤其是烧烤店饭店之类室内经营的公共场所,吸烟更是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吸烟的人觉得自己是来花钱的,烟也是自己的,为啥不能抽。店家则顾忌对生意的影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室内抽烟的人多了之后,周围抽烟的人会与其共情。在杭州的这起劝阻吸烟事件中,涉事女生就遭遇吸烟者的群起围攻。

  面对吸烟者的反怼乃至威胁,选择较真的人不仅是为了自身健康,更是在捍卫公共文明的底线。然而,商家为求息事宁人选择妥协,围观者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让较真者成了“孤勇者”。

  “你有抽烟的自由,但不能自由地抽烟。”公共场所,烟民应尊重不吸烟人群的感受,个人自由以不影响他人权益为前提。控烟是一项全民行动,制止公共场所吸烟需要更多人站出来较真。而要让较真者不再孤单,除了强化控烟管理,明确公民劝阻权之外,还要营造出“人人都是监督员”的良好氛围。唯有形成“法律撑腰、商家担责、公众参与”的闭环,才能让禁烟令真正长出牙齿。

  “室内抽烟错的是他们,而不是较真的我,凭什么要我妥协?”劝阻吸烟被反怼的女生道出了公共空间文明的真谛。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沉默,当每个较真者都能获得制度的庇护与社会的声援,公共空间的文明风尚才会更加浓郁。毕竟,守护健康的呼吸权利,就是在守护我们共同的文明底线。希望有更多人站出来,对室内公共场所抽烟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