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红梅 通讯员 解少凯
近日,有读者反映,在市区信安湖礼贤桥至西安门大桥的亲水平台上出现“竿阵”,有的垂钓者一人架设10多根鱼竿钓鱼,他担心这样的垂钓方式会对信安湖渔业资源造成破坏,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管。
3月31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现场直击:“一人多竿”超九成
当日下午4时许,市区水亭门码头至西安门大桥桥墩处,数百米的亲水平台上,72根鱼竿一字排开。
“今天运气不好,饵料被吃光却没鱼上钩。”65岁的余师傅守着6根鱼竿,鱼竿长度从2.4米到3.6米不等。他告诉记者,湖边钓鱼者大多年龄在60岁以上。
周师傅的7根鱼竿架设在江边,“钓鱼就像买彩票,看运气。”他说,有时收获不少,自己吃不完,就卖给在江边晨练的市民,“我在江边钓了好几年鱼,积累了一批老顾客。”
记者注意到,离亲水平台不远处竖着提示牌,上面的《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信安湖水域垂钓行为的通告》中明确,“信安湖水域垂钓实行‘一人一竿’”,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人多竿”垂钓者超九成。
市民观点:不能把休闲垂钓当生意
“我知道不能多竿垂钓。”已有十多年钓龄的余师傅坦言,看到别人都用很多鱼竿,他也忍不住跟风,“现在来这里钓鱼的人一般都五六根竿,多的有十几根。”他认为,大家都这么钓鱼,应该没什么问题。
常年在江边健身的市民王先生认为,既然有“一人一竿”的规定,就应该遵守,“一人用多竿,在湖边卖鱼,把休闲垂钓当一门生意来做,长远看,对保护信安湖的渔业资源会造成损害。”
每天上下班经过此路段的市民张女士则对亲水平台的环境卫生表示担忧,她说,“多竿垂钓会挤占步行道路,乱扔的塑料袋等垃圾会污染水面。”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均表示,应该加强对垂钓的规范管理,提倡“一人一竿”,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满足休闲需求。
相关部门:将开展巡查劝导
记者了解到,根据属地管理职责要求,自2025年1月起,由柯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信安湖水域垂钓的日常管理工作;柯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捕鱼涉及的执法事项的行政检查和处罚。
柯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信安湖作为衢州城市“生态绿肺”,过度垂钓会打破食物链平衡,“除‘一人一竿’休闲垂钓,在3月至6月禁渔期内信安湖禁止所有其他的作业方式。”针对当前“一人多竿”,电鱼、毒鱼、炸鱼、锚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将联合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并加强禁渔普法宣传,逐步引导形成文明垂钓共识。
衢州市信安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在信安湖双水桥、庙源溪河口、北门堤、沙湾、乌溪江白沙溪河口五个点位设置垂钓引导区,共计钓位355个,配套救生器材、停车位等,“市民可以到这些地点规范垂钓,既能满足钓友们的爱好,又不影响市容。”
相关部门提醒,若市民发现信安湖水域存在“一人多竿”、电鱼、毒鱼、炸鱼等违规违法行为,可拨打12345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