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丽芬 文/摄
“历史上纪念孔子的庙宇分为家庙和孔庙两种,孔庙有很多座,可是家庙只有两座,一座在山东曲阜,另外一座就在我们衢州……”3月23日下午,在衢州市博物馆万年衢州馆展厅,12岁的郏希妍站在人群中央,字正腔圆地讲解着衢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她举止落落大方,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从容自然的模样引得游客们纷纷点赞。
郏希妍是柯城区巨化第一小学五(3)班学生,她还是衢州市博物馆“小小讲解员”金娃团队一员。自2022年8月被聘为讲解员以来,每逢寒暑假和周末,她都会和其他小小讲解员一起,热情地迎接来自各地的参观游客。
“她从小就很大胆,喜欢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说起为什么会成为一名讲解员,妈妈吴兰兰笑着说。在郏希妍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所在的舞蹈培训学校要选拔一场大型活动的主持人。从初赛到决赛,一共有100多人参加,竞争非常激烈。可稚嫩的郏希妍一点儿都不害怕,凭借自信大胆的台风,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脱颖而出,和其他3位小伙伴一起被选为主持人。这也是她第一次当主持人,从那以后,她就更加热爱主持这份“工作”。
不过,当一名合格的讲解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郏希妍刚开始讲解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次,她要讲解一段关于衢州古代商业发展的内容,里面有很多专业的词汇,像“漕运”“坊市”之类的。这些词对她来说特别陌生,读起来都拗口,更别说给游客们讲清楚了。而且,她还总是记不住讲解的顺序,讲着讲着就乱了套。
这可把郏希妍急坏了。但是,她一想到那些游客期待的眼神,想到自己能把家乡的文化传播出去,就又鼓起了勇气。为了攻克专业词汇的难关,她找来字典,一个一个地查那些专业词汇的意思,还让妈妈帮她把讲解词录下来,自己反复听、反复练;为了记住讲解顺序,她会在纸上画思维导图,把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
经过不懈的努力,郏希妍克服了困难。现在,她讲解起来不仅流利顺畅,还能把那些枯燥的历史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有一次,一位小游客听得入了迷,拉着她的手问:“姐姐,你讲得太有意思啦,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当讲解员!”那一刻,郏希妍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也因此连续两年被评为衢州市博物馆“优秀小小讲解员”。
“我喜欢把我所知道的衢州故事讲给游客们听,这不仅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与游客的互动和交流,我还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郏希妍说,每次看到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她就感到特别满足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