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寻味江南 传统与新潮的碰撞

日期:03-28
字号:
版面:03版:生活家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范家熔 文/摄

  在衢州的餐饮江湖里,与“网红店”的迅速兴起又快速衰落不同,那些能沉淀下好口碑的,往往是将匠心藏于烟火日常、把人情融入食物味道的老店,江南名灶就是其中之一。从“清香园”到“江南名灶”,老板刘艳耗费20年时间,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餐饮天地。如今,又以全新“2.0”版本入驻衢州希尔顿逸林酒店,巧妙平衡了精致感与烟火气,成为新老食客舌尖上的眷恋。

  自制风味邂逅精致体验

  近日,记者驾车前往衢州希尔顿逸林酒店。穿过春日里满目葱茏的美景,在酒店西侧看到了门口摆满开业花篮的江南名灶“2.0”。傍晚五六点,店外陆续迎来前来就餐的食客。藤编桌椅与错落的花丛在暮色中轻轻晃动,树上的灯串依次亮起,晚风带着食物的香气拂过,勾勒出一幅“闹中取静”的美好画面。

  基于“花园卡座”的特色,为迎合年轻客群,新店特意推出2-3人套餐:汽锅鱼头、三头一掌拼盘(鸭头、兔头、鸭掌)、开化青蛳、时蔬与烤饼,还搭配两扎饮料,人均仅需50元就能尝遍招牌菜品。“环境像西餐厅,味道却是地道的衢州烟火气,这种反差感很有意思。”一位食客评价道。店内有10个包厢,加上大厅和店外露天区域的数十个卡座,总共可容纳200多人。在这里就餐,既有宴请宾客的体面,也有朋友小聚的轻松氛围。

  如果说环境是吸引食客的首要因素,那菜品就是江南名灶真正的灵魂。这里主打衢州地方特色菜,同时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河鲜、海鲜等多元风味,既保留了传统土菜的烟火气息,又在摆盘和口味上进行了精致升级。

  一道招牌汽锅鱼头上桌,热气腾腾,食物鲜艳的色泽和浓郁的香气极具冲击力。鱼头选用新鲜大头鱼,肉质嫩滑,入口即化,而点睛之笔是红薯粉丝。其原料来自刘艳母亲亲手种植的红薯,经过晒干、磨粉、打浆、漏丝等工序制成,吸饱鱼汤后软弹鲜辣,嚼劲与滋味兼具。更难得的是,听老板刘艳介绍招牌菜时,“自制”二字贯穿始终。比如“妈妈牌”豆腐乳、腌菜、辣椒酱和红薯粉丝,这些食材让江南名灶的每一口食物都传递着家的温暖。

  另一道必点菜南孔卤鸭同样是“自制”出品,选用放养水鸭卤制而成,肉质紧实鲜甜,咬上一口,瞬间唇齿留香。店内的臭豆腐则来自乡间一位专门制作豆制品的婆婆之手,口感绵软细嫩,加上臭豆腐特有的“独特香味”,让人难以抗拒。

  正是这份对“自制”的执着,成就了江南名灶独特的竞争力:腌菜笋酸脆爽口,香气扑鼻;就连衢州常见的烤饼,也因手工揉面、现烤现吃,比市面上的多了几分麦香和焦脆。

  二十年的坚守与蜕变

  2005年,为谋生计,刘艳在柯城区衢化街道九号桥开启了“清香园”的创业之路。彼时,此地餐饮行业一片空白,刘艳勇当“拓荒者”,凭借着对美食的热忱与执着,一头扎进餐饮事业。2015年,因孩子进城读书,她的事业版图拓展至智慧新城新湖生活广场附近,“江南名灶”应运而生。如今,江南名灶以全新“2.0”版本入驻希尔顿。

  回想起创业之初,没有前人经验可循,刘艳全靠自己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秉持着“自制食材+亲民定价+严格要求”的经营理念,她硬是在一片“餐饮荒漠”中踏出一条康庄大道。多年过后,刘艳始终坚守初心:“我做的是长久生意,要对每一位顾客负责。”

  谈及未来,刘艳的想法很朴实:“就想让江南名灶成为衢州人的家庭厨房,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家庭聚餐,随便点菜都不会出错。”这份朴实的坚持,或许就是老店长久兴盛的秘诀:用自制食材坚守传统,用精致体验拥抱新潮,而贯穿其中的,是始终不变的满满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