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逸琳 周耕 祝娟
在江山市上余镇大溪滩村,有一位平凡又伟大的丈夫,他就是曾轶明。自2015年妻子脑血管破裂导致全身瘫痪以来,曾轶明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妻子,用实际行动诠释铁汉柔情。
妻子意外摔倒致瘫痪
3月26日,温暖的阳光洒在大溪滩村的小路上,田埂边的油菜花开得热烈。73岁的曾轶明在院里择菜,听到屋里传来细微响动,他立刻问道:“香妹,是想出来晒晒太阳吗?”
推开房门,周香妹半靠在床头,手无意识地垂在床边。曾轶明熟练地托住她的腰,先给她穿上左边的衣袖——这个习惯延续了10年。
2015年的一天夜里,雷声响得人心慌。曾轶明惦记着白天刚砌好的围墙,便摸黑起身。周香妹放心不下丈夫,执意要跟着。“其实那时她就有高血压了,医生建议吃药,可我们没当回事。”说到这里,曾轶明满脸懊悔。那晚出门后,黑暗中周香妹一个踉跄,整个人重重摔倒在地,导致脑血管破裂。尽管紧急送往医院做了手术,她性命无忧,却落下瘫痪,身体失去知觉,生活无法自理。
治疗结束后,曾轶明带着妻子回了家。从此,他的生活便围绕着妻子打转。“结婚以来,家里大小事都是她在操劳,她为这个家付出太多了。”说起妻子,曾轶明满是感激。为了照顾好妻子和儿女,他开始学着做饭、洗衣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闲暇时,他还会拿出二胡,拉上一曲妻子爱听的曲子,给她解闷。
丈夫不离不弃悉心照顾
如今的周香妹身形清瘦,面色却很红润。在丈夫十年如一日的照料下,她的精神状态比预想中好很多。曾轶明的双臂因总是照顾妻子,练出了结实的肌肉。每天起床,他先给妻子擦身按摩,膝盖压着她僵硬的左腿慢慢打圈:“医生说,得像揉面团一样,揉开了就不容易疼。”给妻子洗头洗澡时,他得用手臂的力量,把她从轮椅抱到防滑凳上。“刚开始抱不动,现在一口气就能抱到马桶边。”曾轶明卷起袖子,展示着并不壮硕却满是力量的双臂。
正因深知妻子生活上的不便,曾轶明出门办事有个雷打不动的规矩——不管是买油盐酱醋,还是去镇里买药,必定两小时内赶回。“她每两个小时就得去趟厕所,我必须赶回来。要是实在赶不回来,就打电话给邻居,让邻居帮忙照看一下。”这份融入生活点滴的牵挂,让十年的守护在时光中愈发耀眼。
曾轶明说话时,周香妹全程安静地听着,眼神始终追随着他。在笔者准备离开时,周香妹吃力地伸出手,拉住笔者的衣角。她张了张嘴,声音带着些含糊与沙哑,“他很好,把我照顾得也很好。”曾轶明听到这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质朴的笑容。
“我们风风雨雨相伴48年,我不能因为她生病就扔下她。照顾她是我的责任。有她在,家才完整。”曾轶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