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沉睡,干松的土壤被春雨浇洒,种子才能破土发芽。同学们,我们有时候感觉无话可说,什么都写不出来,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创作土壤太干旱,缺乏雨水的浇灌滋润呢?其实,能让文学创作的种子发芽开花的雨水就是积累。而阅读与生活就是积累的源头活水,有了它,你才能文思泉涌。
风靡全球,深受大小朋友喜爱的美国作家J.K.罗琳大家都不陌生。她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是许多孩子的案头经典。你知道她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哪里吗?据说,有一年夏天,她从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上,看到窗外一个戴眼镜的黑发小男孩朝她微笑,这个场景激发了她的无限想象,成了她创作《哈利·波特》的灵感。《聊斋志异》的作家蒲松龄据说极爱听故事,他曾用茶水换故事的方式,让路人给他讲述奇闻轶事,并将其记录下来,这种采风式的记录方式他持续了二十多年,最终成就了《聊斋志异》。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创作《草房子》的灵感来源于他童年居住的环境;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曾扎根云南,在西双版纳的曼广龙村寨生活。这一段经历成为了日后创作动物小说的宝贵素材来源。因此,无论是阅读还是日常生活,如果你是善于观察和记录的孩子,你就会获得创作的无限灵感,它们就像干燥的柴火,一旦遇到智慧的火光就会擦亮创作的天空。
作家沈石溪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他将植物移栽后浇的第一遍水叫“定根水”,因为浇灌下满满的水分,植物的根也牢牢地扎根,吸取养分,在土壤里茁壮成长。那么,老师觉得阅读和积累也是文学创作的“定根水”,我们青少年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在日常生活的土壤中培育出文学创作的种子,在观察和记录的雨水浇灌下开出文学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