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佩 文/摄
3月18日晚,柯城区文化馆内鼓声震天,立春鼓社的队员们正在排练《南孔》。人群中,55岁的郑秀红一头白发格外引人注目,她打鼓时眼神坚定,动作干净利落。
郑秀红的日常工作是一名环保公司的保洁组长,负责市区思源路、艺苑路等区域的督导保洁工作。每天从晨曦初露到夜幕降临,她骑着电瓶车穿梭在所辖区域,督导18位保洁员的工作,确保每一处卫生死角都能及时清理。郑秀红的另一个身份是柯城立春鼓社的鼓手,3月6日,她在柯城区文化馆举办了一场30分钟的小型个人
专场演出,激昂鼓点振奋人心,现场观众纷纷为她鼓掌欢呼。
“那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我50多年来收到的最好的‘三八节’礼物。”郑秀红感慨道。
平凡日子里的亮光
“一大早刚扫完,现在叶子又落了满地,今天辛苦了。”近日,郑秀红对正在清扫落叶的保洁员说道,随后拿起扫帚与他们一起清扫路面。
郑秀红虽然头发花白,但是她穿着蓝色卫衣、黑色马甲和深蓝色牛仔裤,斜挎黑色背包,很是时尚。“我不太会表达,有点紧张。”谈及采访,她羞涩地笑了。
郑秀红干过很多行当,出纳、销售、超市收银员。4年前,她成为保洁组长。每天清晨5点半,她已开启一天的工作。7点半之前完成全路段大排扫,8点半之前再次清理卫生死角,通知垃圾清运车负责人及时清运垃圾桶。尽管工作繁忙,郑秀红早已游刃有余。
本以为生活会一直如此。然而2019年,郑秀红在微信朋友圈得知柯城区要组建鼓队,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起初加入鼓社只是出于好奇,觉得打鼓不过是‘两根棍子’的事。”郑秀红坦言,真正接触后才发现,想要打出节奏、打出气势,并非易事。
面对挑战,郑秀红一改往日随遇而安的性格,选择了迎难而上。每周二、周四晚上7点,她总是准时到达训练场训练。别人练一遍,她就练三遍。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她从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鼓手。
随着立春鼓社的名气越来越大,演出邀约不断。郑秀红随鼓社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演出,向众人展示二十四节令鼓的魅力。
2023年9月23日,以弘扬浙江衢州南孔文化、围棋文化、立春文化等为主题的《南孔竹鼓 礼迎天下》登上杭州亚运会主会场“大莲花”,这支由来自各行各业的鼓乐爱好者组成的民间团队,惊艳了世界。同年12月31日,立春鼓社参加了“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
至今说起这些经历,郑秀红依然觉得不可思议:“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也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
舞台演出中的高光
“咚咚,咚咚咚……”3月6日晚上7点,“你好,郑秀红”二十四节令鼓30分钟小型专场在柯城区文化馆上演,上百位观众前来捧场。
郑秀红站在舞台的最前端,聚光灯下,她扬起手臂,将手中的鼓槌重重砸在鼓面上,鼓声令人震撼。
这是郑秀红第一次站在舞台最前端。她说:“之前和队员一起表演时我都在队伍的后方,这次演出灯光聚焦于我,我比登上‘大莲花’的舞台还紧张。”但舞台上的郑秀红脸上,没有露出丝毫胆怯,有的是自信和认真,而那阵阵鼓声述说的是她内心的激情。
那天晚上,郑秀红的不少亲朋好友都来到现场,他们中有些人是第一次看她打鼓,还有些人重新认识了她——鼓手郑秀红。
“那天表演时我出了两次错,台下的观众可能没有听出来,但我的队友肯定能发现。”郑秀红说,虽然这次表演不够完美,但对这场演出,她仍然会打一百分。“因为这是最好的‘三八节’礼物!”
“打鼓让我找到了成就感。”郑秀红笑着说,“人不管处在什么年纪,总会有闪闪发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