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霞 通讯员 姜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日,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锦溪校区第七届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开幕,一场以“少年视角”为主题的美术展成为校园焦点,“我探古今”“家国叙述”“我遇青春”三大主题展区,共展出作品300余件,展现了学生们如何用设计语言重构校园文化,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以及自我认知的独特理解,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赏。
三大展区,展现青春新创意
步入展厅,“我探古今”展区首先映入眼帘。冰染实验新中式服装、布艺包设计等作品色彩鲜亮,创意十足。学生们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潮流相融合,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我遇青春”展区则展现了学生们对青春、梦想的独特诠释。这些作品风格各异,主题不一,充满奇思妙想,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少年们的青春故事。“家国叙述”展区,不同形态的“狂人日记”“野草”“呐喊”等字样让人印象深刻。学生们以版画追溯鲁迅精神,用刻刀在椴木板上凿出深浅不一的沟壑,表达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艺术魅力的认同。
“我的版画作品以呐喊为主题,可能很多人想到呐喊就多用嘴巴这一形象,但我却选择了更有爆发力的拳头,画面的黑色部分代表当时黑暗窒息的社会环境,白色是拳头敲击下的裂痕,隐隐约约的光亮由此射入。”七年级学生牛梓诺介绍。
立足现实,构筑理想新场域
本次美术展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艺术才华和创意设计能力,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及自我认知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
在版画前面,学生们巧妙运用各类材料,制作出景观设计模型展现理想校园,其中一件作品将原本空荡的场域设计成了富有诗意的小园林模样。“我们以项目化小组的形式展开校园景观的设计,先是对校园中可改造的场域做了实地考察,分析现存问题、改造空间、适宜功能区设计等。在老师的引导下,看着自己的作业从手绘稿到立体景观模型,很有成就感和参与感,也从中感受到中式美学的魅力。”七年级学生刘丰睿与记者分享了自己创作中的故事。
“区别于传统技能导向的美术课,我们着力创设真实的美育情境,通过‘创作—策展—传播’完整链条,引导学生在具身认知中实现经验转化,构建新的视角。当看到学生用设计语言重构校园景观文化,这正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象化呈现。”指导老师张逸群说,相信这些充满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的作品,将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将激励更多学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敢追梦。
以展促学,构建美育新样态
“初中美术学习的时间较少,我们希望做扎实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将每一次的美术作业当作展览来做,作品的展出不仅是对学生创作能力的肯定,也激励学生美术学习的热情。”本次展览总策划、锦溪校区美术组长刘丹介绍,这次展览的实质是以新课标“大观念”为统领的美育课程改革实践——将教材单元进行主题统整,设计“传统解码·家国叙事·自我建构”三级进阶式学习任务群,构建起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框架,创新“以展促学”美育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