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人天恰比洞天长

日期:03-20
字号:
版面:04版:名城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定謇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琴棋书画”不仅代表了个人的才情与品味,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琴有琴史,宋代朱长文曾撰文记之;书史、画史则被宋代书画大家米芾包揽。然而,唯独棋史一直无人系统整理,直到明代才出现相关著作。其中,米芾的后裔米万钟曾撰写过四卷本的《棋史》,可惜这本书未能流传下来。不过,米万钟本人却是一个多才多艺、在多个领域都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故事和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探究。

  米万钟:多才多艺的明代文人

  米万钟是明代著名文人,他出生于北京,继承了先祖米芾的艺术天赋和广泛爱好。米万钟性喜奇石,这一爱好与他的“石痴”先祖米芾不谋而合。他常常在各地寻觅奇石,将其视为珍宝。他博才多艺,是位多面手。

  在绘画方面,米万钟擅长山水花竹,其作品以布局深远、细润精工著称。他的山水画常常展现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他还善于画石,有时会泼墨仿效米芾的技法,创作出气势磅礴、烟云弥漫的巨幅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在绘画技法上的高超造诣。他的画作中,石头的质感和形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具有了生命一般。

  除了绘画,米万钟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行草书法俱佳,既有南宫篆法的古朴韵味,又有章草的灵动与洒脱。他的书法作品遍布天下,与邢侗、董其昌、张瑞图并称为“明末四大家”,并且有“南董北米”的美誉。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遒劲,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米万钟不仅在书画方面有卓越成就,他在石刻、琴瑟、篆隶、棋艺、绘画以及造园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他在石刻方面,能够巧妙地将书法与雕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在琴瑟方面,他能够弹奏出悠扬动听的曲子,展现出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在篆隶方面,他的作品古朴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棋艺方面,他不仅擅长下棋,还对棋艺的理论有深入的研究,曾撰写过《棋史》。此外,他在造园艺术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能够设计出富有诗意和意境的园林景观。

  米万钟的诗也写得清雅和畅,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雅趣。他曾任浙江参政,其间多次到衢州等地视察。在衢州,他游览了烂柯山,并提笔写下了《烂柯山观仙弈》两首绝句:“双丸阅世怪他忙,为羡仙翁岁未央。假使片时成异代,人天恰比洞天长。”“仙棋何意野樵寻,敲断青霞坐隐深。底事长安酣斗捷,岩栖也自竞机心。”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对时间的独特思考。

  时间的相对性

  米万钟的《烂柯山观仙弈》两首绝句,是他在烂柯山游览时有感而发的作品。这两首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中“人天恰比洞天长”一句,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这句话与我们通常的认知相反,因为在传说中,仙界的时间与人间的时间是不同的,仙界七日,人间千年。然而,米万钟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人天”比“洞天”还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先探讨一下时间的观念。时间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极其复杂的问题。在西方科学史上,牛顿曾提出,时间是一种均匀流逝、绝对不变、宇宙同一的度量单位。这种观点认为,时间是独立于物质和运动之外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时间的流逝速度都是恒定的。然而,这种观点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被打破。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不是孤立的,它受到物质和运动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相对论”。

  有趣的是,我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萌生了时间相对的观念。例如,“烂柯”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晋代樵夫王质在山中砍柴时,看到两个童子下棋,他停下观看,等棋局结束,发现手中的斧柄已经腐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了千年。这个故事生动地体现了时间的相对性,即在不同的空间和情境下,时间的流逝速度是不同的。

  此外,我国古代还有十分丰富的心理时间观念。爱因斯坦曾俏皮地举例说:你在火炉边烤一小时会感到非常难捱,时间极其漫长;而在美丽的姑娘身边待一小时,却会觉得心情十分愉快,芳辰何其短促。这说明,心理时间的长短不仅以机械钟表的运转为根据,还与心理感受的多寡密切相关。这种心理时间的观念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也有所体现。例如,苏轼曾写过一首小诗:“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二日。若活七十岁,便是百四十。”苏轼通过静坐冥想,感受到时间的延长,这种体验与爱因斯坦所说的心理时间观念不谋而合。

  回到米万钟“人天恰比洞天长”这句诗,其实是在探讨时间的相对性。在诗中,米万钟描绘了人间千年沧海桑田的变化,而同一时间内,仙界连一局棋也没下几子。从事情的繁简程度来看,人间的变化如此之大,而仙界却如此之少,这难道不是“人天”比“洞天”还长吗?米万钟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他对时间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时间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不同的空间和情境下,时间的流逝速度是不同的。这种观点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谋而合,也与我国古代的心理时间观念相呼应。

  米万钟的人生观:踏实做事,不慕虚名

  米万钟的《烂柯山观仙弈》不仅探讨了时间的相对性,还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他认为,仙界虽然看似超脱,但其实并不值得仰慕。关键在于踏踏实实做些事,才不致马齿徒增、枉度人生。这种人生观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米万钟的人生观也体现在他对“坐隐”的理解上。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中提到,王坦之以围棋为坐隐。宋代大诗人黄庭坚也有诗云:“坐隐不知岩壑乐,手谈胜与俗人言。”然而,米万钟却一语道破,这些以隐为乐之士,下起围棋来却争胜赌输,与静心归隐的初衷相差甚远。他认为,真正的隐居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虚伪行为的批判。

  在诗中,米万钟写道:“仙棋何意野樵寻,敲断青霞坐隐深。底事长安酣斗捷,岩栖也自竞机心。”这句话揭示了那些以隐居为乐的人的虚伪性。他们表面上追求隐居的宁静,但实际上却在下棋时争胜赌输,斤斤计较,与静心归隐的初衷相差甚远。米万钟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他对这种虚伪行为的批判。

  米万钟一生成就累累,这与他的这种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不满足于虚名,而是踏踏实实地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绘画、书法、石刻、琴瑟、篆隶、棋艺、造园艺术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印记,成为明代文人中的佼佼者。他的这种踏实做事的精神,不仅让他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米万钟这位明代的多才多艺的文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烂柯山观仙弈》两首绝句,不仅展现了他对时间相对性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独到见解。他的故事和思想,不仅在明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有米万钟许多画卷和墨迹。其中有一幅书法作品,是他在一块白绫上写的《烂柯山观仙弈》绝句一首:“双丸阅世怪他忙,为羡仙翁岁未央。假使片时成异代,人天却比洞天长。”这首绝句笔墨飞舞,毫无馆阁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