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诚良 通讯员 金涛 舒诗敏
衢州市民张女士是一位资深股民,平日里对股市动态极为关注,痴迷于钻研“炒股”技巧。然而,这份痴迷却在近期让她遭受了巨额损失。
去年12月14日,张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位主播传授所谓的“炒股”技巧,未加思索便与对方取得联系。在对方引导下,张女士下载安装了“**证券”投资APP,还加入了主播粉丝群。进群后,张女士时常看到群友分享成功盈利甚至大额盈利的消息和截图,这让她心动不已。
不久,群内一名“顾问”联系张女士,称能帮她赚大钱,但要求把资金兑换成外币,转账到指定的“**证券”投资APP账户充值。张女士立刻答应。可多次充值都显示转账失败,“顾问”便告知她可用现金充值,会派人上门收取。此后,张女士分多次把大额现金交给对方派来的上门取现人员。
今年2月14日,张女士想提现“**证券”投资APP账户里的盈利资金,却怎么也提不出来。咨询“顾问”后,对方要求她缴纳10万元开通VIP通道才能取现,这时张女士才惊觉自己可能被骗,赶紧报了警。此时,她已累计损失110万元。
“经调查,张女士遭遇的是新型虚假投资类电信网络诈骗。她下载的APP是不法分子制作的虚假APP,所谓的‘主播’和‘顾问’都是不法分子假扮的。不法分子采用‘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犯罪手段,上门取现的人很可能就是诈骗团伙里的‘飞手’。”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反诈中心民警叶雨晨介绍。
自2024年起,部分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手段有了明显变化。比如在以“婚恋交友”为名的虚假投资类电诈案件中,犯罪分子大多采用“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相结合的方式。面对前来线下取现的“飞手”,被害人更容易放松警惕、轻信对方而上当受骗。
为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衢州警方紧盯“线上诈骗+线下取现”这一新型复合型诈骗手段,加强破案攻坚,坚持预警反制。从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中旬,全市已成功劝阻拦截电诈案件线下取现行为54起,累计拦截现金406.78万元、黄金280克,抓获“飞手”22人。
“飞手”通常指无人机操控员,但在电诈犯罪分子的黑话里,它指的是上门取现并转移资金的人员。在愈发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电诈黑产链条中,每个环节、不同岗位都有特定术语。了解这些电诈术语,有助于广大群众更深入地认识电诈犯罪,增强防范意识。
为此,记者特别梳理了部分电诈术语及其含义:
●菜商:指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如电话、身份证号)的人员。
●卡头/卡贩:指收购或诱骗他人提供银行卡、U盾、手机卡、身份证照片的人员。
●卡农:指被招募向不法分子提供银行卡的人员,这类人多因贪图小利或受胁迫参与,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车手/飞手:负责去ATM取现或上门取现进行资金转移的人员。
●狗推:指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广告(如兼职、投资),引导受害者入局的人员。
●杀猪盘养猪人:指在社交平台伪装成成功人士、军人等特定身份,以婚恋等方式长期进行情感投资,操控被害人的人员。
●猪仔:指被不法分子用“杀猪盘”锁定的被害人。
●杀猪:指实施“杀猪盘”,取得被害人信任后,成功诱导其投资虚假平台并卷款消失的过程。
●猪饲料:指在实施杀猪盘过程中使用的聊天剧本,或向被害人提供的虚假盈利截图、伪造的成功案例。
●导师:指利用话术诱导被害人通过小额投资实现返利,进而诱导其不断加大投入的人员。
●联单:指谎称被害人要连续完成多单才能提现的手法,很容易让被害人越陷越深。
●钓鱼:指搭建仿冒的银行或政府网站,在其中嵌入木马链接,引诱被害人点击进而窃取信息的手法。
●小白:指缺乏反诈知识、防范意识薄弱、容易上当受骗的人群。
相关链接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不是“陷阱”就是“圈套”!请广大群众务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平时多学习反诈知识,及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坚决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如果发现可疑行为,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如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一定要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证明等证据,并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