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霞
今天是植树节,新公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
古树名木不仅是十分重要的物种、景观和生态资源,还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历史变迁,因此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那么,衢州古树的保护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
衢州最老古树1710岁了
在衢江区高家镇中央徐村,一棵树龄1710年的老樟树,是衢州现存最老的古树。这棵樟树高22.4米,冠幅45×38米,胸围达10米,大约七人才能合抱。古樟几大分枝都十分粗壮,以东西方向伸展为最,枝繁叶茂,团团簇簇,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千余年来的悠悠故事。
“我小时候就常听村里的老人讲这棵树的故事,大家都认为它是村里的守护神。”58岁的中央徐村村民吕建平说,他家距离这棵樟树200米左右,从30岁起他就主动参与古树保护。时至今日,吕建平每天进出家门,都会朝樟树的方向望一眼,一旦发现异常,便会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衢江区林业局定期邀请专家对古树进行“会诊”,制定个性化的保护方案,并划拨专项保护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树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病虫害、树干空洞等。”衢江区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站长李昌全介绍,2020年,他们专门为中央徐村古樟树制定了保护方案,包括清理枯死枝条除去安全隐患、封堵树干空腐、白蚁害防治等。
衢州共有古树17245棵
什么样的树才能被认定为古树名木?根据《条例》,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其中,对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对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不受树龄限制。
根据最近一次《衢州市古树名木普查报告》,衢州市共有古树17245棵。其中,千年古树就有56棵,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1220棵,树龄300年以上的二级古树2584棵。1棵名木为江山市保安乡保安村的金钱松。这些古树名木分布在衢州各个县(市、区),成为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符号。
一树一策动态管理
“近年来,我市已建立起覆盖全市、监管有力的古树名木网格化管护体系,巧用数字化手段,绘制‘古树名木一张图’,一树一档一编号进行动态管理,为古树名木养护提升了维养精细度。”市林业局国土绿化处处长方远鹏相告,依托浙江省古树名木监管平台,我市实现古树名木位置分布、生长状态、养护情况、认养监管等功能一张图管理,做到“树树有档案,棵棵有人管”。
此外,通过实时监测古树名木生长状态,我市针对重点古树和问题古树开展专业评估,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古树名木生态环境、立地土壤条件、病虫害状况等开展全面体检,及时制止破坏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的相关行为。
在各级专项资金的支持下,近年来,衢州根据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及自身特点等,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一树一策”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开展养护、抢救复壮、生境修复等工作,极大改善了古树名木生长状况。
除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作出规定,即将施行的《条例》还对古树名木采伐管理、移植管理等作了明确要求。
“《条例》的施行,为我们古树保护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方远鹏表示,下一步,衢州将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让这些珍贵的“绿色文物”在衢州大地继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