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晚报

公交301路

日期:03-06
字号:
版面:05版:三衢道中       上一篇    下一篇

  郑凌红

  为了让自己慢下来,需要有一些载体。坐公交车,可以让周末更像周末。

  回了一趟老家,返程时,父亲骑着小毛驴,我坐在他身后。因为路上一时半会儿等不到车,于是父亲提议,干脆到镇上坐公交车,老路新路都有车,方便。那里的车站,我是熟悉的。很多年前,我在交通系统待过,有亲切感。那时候,春运让人忙得停不下来,主要是“代购”车票比较繁琐。没有电子票务,靠的是人工,售票窗口每到春运,就成了“人情窗口”。乡下的熟人亲友,会辗转打听到我的联系方式。过完元宵,打工的打工,探亲的探亲,求学的求学,上班的上班,直接到车站问我拿票。那时候,家乡到县城的那趟“快速公交”车费六块钱,人满即走,半路不上人,全程二十五分钟,生意兴隆,车子行驶在205国道上,让人们在县城和镇上往来便利。

  这次到镇上坐车,碰到了不少人。刚到站,以前联系村的一位干部马上叫出我名字。她说送儿子上学校。是啊,一晃四年多了,我都忘了她儿子上高中了。寥寥数语,她又骑着电瓶车往家的方向去。而我,得去排队。嗬!人挺多,候车大厅挤满了男女老少。今天是周末,正是下午通往黄昏的辰光,这趟车承载了普通人对晚餐的期待。到了县城,再转一趟公交,很多人就得为晚餐张罗了。

  我投了两枚硬币,等着发车。县里的政策好,县城通往各行政村,都只要两块钱,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是免费的。交通便民,实实在在。老人们可以吃过早饭不慌不忙到县城转转,逛逛街,买点吃的用的,下午不慌不忙返回。这趟301路是去年开通的,新车型,坐着更舒适,班次更多。

  我塞上耳机,拿出一本杂志,随意翻看。天还是冷的,寒风凛冽,我想起了那句“二月春风似剪刀”。瞥见车上有一位女学生,面容清秀,眼神清澈,摊开书本静静地看着。那样的时光,真好,像心底流淌着春天的期待。

  打开手机,看到家用摄像头里父亲到家了。这些年,他一直知道我开车水平一般,性子急,于是常常提议:如果不是很忙,不赶时间,就坐公交车回家,我到路上等你。

  也许,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还是年轻的。我在他的身后,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而他的口袋里,总会放几枚硬币,像珍藏的一段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