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丽芬 文/摄
“饭里有爱,建议全国推广!”近日,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小学的食堂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引发热议。多年来,这所学校招聘学生家长担任厨师,“学校的厨师是我妈”成为不少学生引以为傲的校园乐事。为何会选择招聘学生家长作为食堂员工?这样的食堂究竟有何特别之处?2月28日,记者怀揣着好奇,走进了云溪乡中心小学一探究竟。
家长变“大厨”,守护舌尖上的爱
中午时分,在整洁有序的云溪乡中心小学的食堂内,47岁的周世英身着厨师制服,佩戴口罩,在厨房里忙碌着。“这些菜至少要洗三遍,一定要确保卫生。”她一边仔细地清洗着蔬菜,一边告诉记者。
周世英的儿子在云溪乡中心小学读五年级,而她已经在学校食堂工作了四年。“儿子一年级时,我就应聘成为了食堂员工。”周世英表示,这份工作让她能够每天参与孩子的餐饮工作,陪伴他成长。而学生家长的身份也让她在应聘时拥有了“优先权”。
原来,学校食堂在招聘员工时,除了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外,还会在各个家长群内发布消息,并优先聘用家长担任食堂员工。
“优先聘用家长是学校提升食堂管理水平的重要策略。他们不仅会尽心尽力工作,还会监督其他员工。”校长徐新利介绍,学校鼓励符合健康标准的家长成为食堂员工,直接参与食材验收、饭菜制作、餐具洗消、餐厅保洁等关键流程,从而进一步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
厨师长张伟君已经在食堂工作了十余年,她的两个女儿都曾就读于云溪乡中心小学。虽然孩子们均已毕业,但因为她烧的饭菜可口,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因此一直留校至今。“我看到每个孩子都会不自觉地代入自己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他们的饭菜格外上心。”张伟君说,学校不仅提供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也给了她一份稳定的工作。
云溪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大多就近入学,家离学校不远。其中一些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无法外出工作,成为了全职妈妈。
“除了保障食品安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学生家庭收入也是此举的初衷之一。”徐新利说,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名学生家长先后加入到食堂工作,有些等孩子毕业后就辞职了,有些则继续留用。
“等孩子毕业后,我也会选择辞职,让更多在校学生的家长加入食堂。”周世英说。
食堂管理
不妨多些“家长视角”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衢江区莲花镇中心小学食堂也有类似做法,其中五位员工为在读学生家长。这些家长经过严格培训后,正式成为食堂员工,她们记录学生饭量、搭配营养餐,不仅带来了家常菜的熟悉味道,更在细节上处处体现着母爱。
比如,有的“妈妈厨师”围裙口袋里永远装着便签本,细心记录下每个班级的饭量需求;有的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食堂的菜品搭配提供科学建议;还有的则总是笑眯眯地站在加菜点旁,为饭菜不够的学生及时添饭加菜。
“学校在近期评上了衢州市2024年度中小学校‘示范食堂’,这和她们的用心付出分不开。”衢江区莲花镇中心小学校长周淑菲说,学生家长都对学校的食堂卫生和饭菜搭配表示非常满意,孩子们也纷纷称赞食堂的饭菜好吃,更有学生亲切地称呼这些阿姨为“食堂妈妈”。
周淑菲说,招聘家长进食堂的做法已在尝试的学校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们认为这是一件“三向奔赴”的好事儿:孩子吃上了“放心餐”,家长有了工作,食堂服务质量有了保障。
“学校食堂作为学生日常饮食的重要场所,其卫生、营养等方面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从事教育时评的南孔少年专家智库导师、衢州二中历史教师胡欣红表示,让学生在学校吃得实惠、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美味,是每一所学校的共同心愿,但要落到实处却是对学校管理能力的莫大考验。
胡欣红认为,衢江区两所学校的探索实践作出了良好的示范,不仅能够缓解家长的担忧,也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同时,家长员工的存在也让食堂充满了家的温馨和味道,让孩子们在用餐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此,不妨让学校食堂多些“家长视角”,多些“家长员工”,家校共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