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云南日报

沿边州市展现转型升级新动能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05 政 协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22日至25日,近60名华商侨领先后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展产业考察并参加招商引资推介会,共同搭建云南与全球华商深化合作的桥梁。

走进文山,考察聚焦绿色铝、三七中医药、康养旅游、现代农业“四大重点产业”,华商侨领先后走访了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郑氏骨科医院制药厂、砚山绿色铝产业园区、平坝杜孟万亩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感受文山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潜力。

文山州在发展中药材产业方面底蕴深厚、优势突出。全州拥有三七、蒜头果、重楼、石斛等200多种道地中药材,其中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在地面积达245.24万亩,居全省首位。2024年,中药材产业实现综合总产值413.17亿元,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我此行正是为云南的中医药产业而来。”在参观平坝杜孟万亩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时,东西基石国际建设有限公司经理吴显灯表示,“亲眼看到文山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景象,让我对合作充满信心。”长期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的他进一步表示,巴基斯坦等国际市场对中国中药材品质认可度高,深化合作不仅有助于各国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也将为国内优质中药材走向世界开辟通道。

除中药材外,文山州的绿色铝产业同样备受华商关注。近年来,文山州紧抓铝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机遇,积极承接“北铝南移”,引进多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初步构建了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格局。其中,“魏桥速度”“神火速度”等高效推进的案例,不仅展现了项目落地的加速度,更折射出文山优质高效的营商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文山州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强化招商引资,通过精准谋划、联动招商、暖心服务、闭环管理“四链协同”,打造招商引资新模式。上半年,全州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9.81%。

文山区位优势独特,是通边达海、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节点,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处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开放前沿。华商侨领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积极探寻合作空间,共享文山发展新机遇,在深化产业协作、拓展国际市场中实现互利共赢,为文山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注入华商力量,共同书写共享发展之机、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实践。

“漫山花海映着木屋群落,连空气里都飘着自然的清甜,这就是理想中的康养度假地。”站在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小镇的林下花海观景台,南非金石集团董事长钱海明举着手机不停拍摄,镜头里的山地石漠化公园、5S房车露营地与森林氧吧休闲区构成一幅生态画卷。作为深耕康养产业的华商,他对小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模式格外关注,“我们在南非也有生态农业项目,太平湖的木屋酒店运营和花海景观打造经验能够给我们提供借鉴,之后一定要深入对接合作。”

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是红河州生态文旅的标杆,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累计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获“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等称号。考察团成员沿着栈道穿行林间,听讲解员介绍小镇如何从石漠化土地蜕变为生态福地,不时驻足询问生态修复技术与旅游营收情况,对云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如果说太平湖的魅力在于生态,那么东风韵艺术小镇的亮点则在于艺术。走进东风韵艺术小镇,红砖砌成的“万花筒”艺术馆造型独特,葡萄庄园里的藤蔓缠绕着法式廊柱,农垦博物馆里的老物件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在斯里兰卡开了家红河授权的过桥米线店,每次客人问起云南的特色,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今天来到东风韵艺术小镇,终于有了具体的画面。”鸿洋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斯里兰卡华人华侨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师礼平是弥勒本地人,看着家乡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难掩内心的自豪感。“下次我要把这里的文创产品和旅游线路打包推荐给斯里兰卡游客,让他们来感受云南的艺术氛围。”师礼平说。

作为弥勒“三红”(云南红酒、红河香烟、竹园红糖)原产地名片的代表,酒庄里的橡木桶排列整齐,发酵车间飘着淡淡酒香。“弥勒的葡萄不仅能鲜食,还能酿成优质红酒,形成了‘种植—酿造—品鉴’的文旅链条,这在欧洲很受欢迎。”荷兰鑫洋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钟麟昌说,“荷兰有成熟的葡萄酒贸易渠道,我愿意搭建桥梁,让弥勒红酒走进欧洲市场,同时也把欧洲的葡萄酒文化引进来,打造双向文旅交流项目。”

从生态康养到艺术体验,再到红酒品鉴,云南文旅的多元业态让华商们眼前一亮。“以前只知道云南有丽江、大理,这次才发现文山、红河藏着这么多宝藏文旅地。”新西兰环球奥盛集团董事长、新西兰河北总商会会长邢帅说,“我会把这些资源推荐给新西兰的侨商和游客,让更多人来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本报记者 李彤 饶勇

通讯员 张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