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吴 蓉) “大姐,要是老板拖欠工资,您记住这三个办法。”在乌兰县西沙沟村连片的枸杞地里,乌兰县劳动保障专项检查组成员正俯身向采摘工讲解,“拨打12345市民热线、乌兰人社局专线0977—8243737,或者直接到劳动监察室反映,我们当天就会处理!”采摘工们攥着刚领到的维权指南认真地看着,几位采摘工凑过来询问具体操作细节。乌兰县“枸杞季护薪行动”的这一幕,正是县人社局聚焦采摘工权益保障、为民服务的生动剪影。
今年枸杞采摘、管护用工旺季,乌兰县人社局联合农牧局、各乡镇农牧干事组成专项检查组,深入希里沟镇、铜普镇、柯柯镇核心种植区,对11家枸杞种植基地和个体农户、村集体开展用工情况、用工资料、工资支付专项检查,通过“查资料、问工人、访现场”全链条工作模式,切实解决采摘工“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在丰收季安心务工、踏实增收。
聚焦用工方与采摘工两类主体,针对性开展普法宣传,从源头减少工资支付纠纷;针对用工方,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手册,结合典型案例解读欠薪的法律后果,不断规范用工与工资支付行为;面向采摘工,制作图文版维权指南,以“田间课堂”“拉家常”等形式讲解投诉渠道,让采摘工增强依法维权意识,让他们懂维权、会维权。
乌兰县人社局主动联合县农牧局及各镇农牧干事,建立“人社+农牧+乡镇”三方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并聚焦季节性用工特点,推出两项关键举措;要求经纪人必须与采摘工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工资标准、支付周期、食宿条件;用工单位动态化抽查;不定期重点检查用人单位用工资料、用工情况、工资支付等关键环节,并下发《用工情况检查意见反馈函》,督促其限期整改,切实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与农业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