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9月21日,“行走柴达木 笔墨绘瀚海”——2025青海·海西文学创作采风纪活动在德令哈市拉开帷幕。
本次文学创作采风活动为期7天,来自青海省内的作家、摄影家及文学爱好者将踏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及乌兰县等地,深入体验海西州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底蕴,深度挖掘海西州自然与人文资源,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一批生动展现海西州文化魅力的文学作品。
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因其地处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以西而得名。这片总面积达30.09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州域主体是闻名世界的“祖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质构造,造就了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和深厚多元的历史文化。
踏入海西,仿若步入一场奇幻的视觉盛宴。有着被誉为“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如梦似幻;大柴旦翡翠湖,恰似碧绿的翡翠散落大地;水上雅丹更是举世罕见,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奇特景观;被称为“大地之眼”的艾肯泉,仿佛一只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苍穹,神秘震撼;矗立在荒漠中的黑独山,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
这里,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世纪50年代,西藏运输总队的声声驼铃在茫茫雪域高原中激荡响起,如今的莫河驼场成为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然激扬着澎湃的历史脉搏;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里,记录着一代代农垦人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伟大征程;1988年夏,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著名诗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从此“金色的世界”被赋予浪漫和诗意。走进如今的将军楼公园,更像是打开一本关于青藏公路的历史书,关于筑路英雄们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真实记录了那段荡气回肠的世界屋脊开路史。
从昆仑山巅到盐湖之畔,从古老传说到现代诗篇,海西州正在用文化的力量重塑城市基因。
此次活动由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新华网青海频道联合举办,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文 / 图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