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记者 孙丹丹 张萍) 当昆仑雪水邂逅黄浦江潮,高原纯净与都市时尚便撞了个满怀。9月17日晚,“昆仑圣果·沪上鎏金”2025青海省海西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暨柴达木枸杞鲜果品鉴会在上海环球港热力启幕。这场跨越万水千山的盛会,为“高原红宝石”柴达木枸杞铺开了对接长三角高端市场的璀璨之路。
本次活动由海西州农牧局主办、海西州农牧特色产业指导服务中心承办,上海超市、物流、贸易、餐饮等领域的采购经理、企业高管等行业精英齐聚一堂。爱奇艺、网易、腾讯等视频媒体现场采风,环球资讯、直播中国及本地美食网红同步直播,吸引了数十万网友在线围观;央媒、门户、行业地方及自媒体等近80家机构全程追踪报道,让高原珍果的魅力传遍全网。
随着现代舞《红与白》的灵动身姿,盛会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跃动的“红”,恰似柴达木盆地2800米海拔之上、3000小时日照淬炼出的枸杞艳色;纯净的“白”,宛若守护其有机本质的高原盐湖,瞬间将现场观众带入枸杞的生长秘境。
“上海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高品质消费品,柴达木枸杞的生态稀缺性与产业价值,正是上海市场渴求的品质标杆!”上海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乔斌表示,协会组织企业深度参与,正是看中枸杞“可鲜食、可深加工、可文化赋能”的多元潜力,期待见证这颗红果从高原田间走上上海货架。
“红动黄埔”启动仪式掀起全场高潮:沪青两地领导倾注“昆仑雪水”与“黄浦江水”,交融的水流触发光影特效,象征柴达木枸杞产业的“生命之树”应声生长、红果满枝,生动诠释了高原珍品在上海沃土扎根结果的美好期许,现场掌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
“这颗‘高原红’是海西的‘生态徽章’,更是‘产业脊梁’!”海西州农牧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勾勒出农畜产品发展的宏大蓝图。柴达木枸杞根植“世界四大超净区”,以196.75亿元的品牌价值斩获国家地理标志,更以占全国九成以上的有机出口量跻身中欧地标互认名录。此次携鲜果及深加工产品赴沪,既是奉上“高原本味”,更意在打通“田间到餐桌”全链通道,借上海国际窗口让高原好物对接全球市场。
海西州农牧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展开深度推介:海西州坐拥“净空、净水、净土”与富硒资源,构建起“5+5+N”产业体系:43万亩枸杞种植基地中20万亩获绿色有机认证,年产量稳居全国首位;343家加工企业开发出枸杞酒、骆驼奶制品等500余种产品,94家企业的395种优品入选“神奇柴达木”优品库。
海西州农牧特色产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崔文彦揭秘了“品质密码”:“柴达木枸杞颗粒达国标特优级,百粒重达35.37g,氨基酸、多糖等营养成分丰富,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是名副其实的健康珍品。”
文化交融的精彩贯穿活动全场: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奏响高原的辽阔苍劲,随后与萨克斯合奏的《上海滩》,让草原韵律与都市旋律完美共鸣;米其林厨师现场解读枸杞与本帮菜的创意融合,将高原风味注入海派佳肴;枸杞系列产品展示、十尚乐团唱响《我爱你中国》,更让生态情怀与家国热忱深深扎根人心。
活动还为上海望庭阁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授牌,标志着沪青两地企业合作正式落地。
当弦乐版《蓝色多瑙河》的旋律渐歇,品鉴环节成为嘉宾们的“打卡热点”:冷链空运的枸杞鲜果鲜甜多汁,枸杞原浆、枸杞酒等深加工产品风味各异,茶歇台的融合美食香气四溢。嘉宾们围聚展台、边尝边谈,与产地企业代表面对面洽谈合作,现场商机涌动。“认准‘神奇柴达木’标识!”成为现场嘉宾牢记于心的“品质暗号”。
随着这场集品鉴、交流、文化于一体的盛会圆满落幕,柴达木枸杞的沪上之旅正式启程——这颗承载着高原匠心与生态价值的“红宝石”,正借此次盛会东风,走进更多沪上市民的生活,更让沪青协作的果实愈发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