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柴达木日报

红果黄沙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3版:瀚海潮       上一篇    下一篇

◆ 马永才

转眼间,又是枸杞丰收的季节。

天方初明,晨光尚未染红东方,来自各地的采摘工人已早早起身。一望无际的枸杞庄园,枝桠间缀满生命的喜悦,玲珑剔透的果实,在清露的浸润里,红得像是精雕细琢的玉珠,又像沙海中飘浮着的无数微小红灯笼,照亮着瀚海深处的生活。

采杞人个个动作娴熟,一双手在枝杈间翻飞,如同游动的梭子。手指灵活地避开那些尖利的小刺,只轻轻拈住果实的蒂部,便迅捷摘下。枸杞枝条上却分明长满尖刺,采杞人的手背、臂膊上时常留下点点红痕。每一抹甜润的背后,原来都藏匿着刺痛的印痕,汗水自额角渗出,顺着古铜色的脸颊滑落,悄然滴进脚下干渴的土地。

太阳渐升,采下的枸杞被杞农运往晾晒场,铺展于席子之上。枸杞堆成一片一片,宛如大地铺开的红色锦缎,在太阳下徐徐吐纳呼吸,缓缓褪去水分。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气息,是阳光炙烤下,枸杞果肉所散发的浓烈甜香,其中又隐隐夹杂着戈壁的干燥与土地的咸涩,那沁人的甘美,原来正是从荒漠的咸涩里熬炼出来的。

我坐在田埂上,偶遇歇息的老马书记,他算是乌兰县的枸杞种植大户。“您这种植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收成一定很好吧?不仅发展了产业,还带动这么多采摘工增加收入,您真是作了很大贡献。”我向老书记打完招呼说。他眯起眼睛,目光投向远方连绵起伏的沙丘,沙丘在热浪里模糊了形状,如同奔流起伏的金色波涛。老书记喃喃道:“这还不是有了党的好政策扶持,从前这黄沙,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埋了路,也埋了田,种什么都收成不好……如今靠了枸杞,黄沙变成了良田,人心也定了。”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每句话都经过风沙的磨洗,才艰难地吐露出来。

日头西沉,红灯笼似的果实依旧燃烧,光芒温柔而坚韧。沙砾深处,这微小的红珠,它竟从荒漠咸涩的胸膛中吮吸出蜜来,原来生命之甜并非天赐,恰是大地用粗粝磨就,以风沙裹着咸苦艰难喂养出来的。沙丘在晚照里如同凝固的巨浪,枸杞丛默默伏于这苍黄的大浪之下,枝梢摇动,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响。果实红透,低垂枝头,仿佛无数颗心在土里安顿下来,于荒芜中静静燃烧。

我走出枸杞林回首望去,沙海浩瀚、树影婆娑,红果灼灼如灯,映照出瀚海深处的不灭生机。生命在荒瘠中竟能结出如此甜蜜的果实,是大地坚韧的见证,也是劳动人民用辛劳写就的奇迹。沙海里的红灯笼究竟照着谁的前程?它照着的,正是那些在沙砾之上、汗水之下,将苦涩熬成糖浆的滚烫心灵,每一粒红果,都是大地捧给不屈者的赤诚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