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 率先获批准实施
日期:08-27
本报讯(记者 马琴) 近日,海西州在生态保护领域再出重要举措,《海西州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在全省市州率先获得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海西州人民政府印发实施。这一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为海西州未来防沙治沙工作明确了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将推动海西州防沙治沙工作迈向新的更高水平,续写生态保护与修复新篇章。
海西州是全国沙化土地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沙区沙化土地面积达13851.45万亩,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74.7%,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92.9万亩,占全省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的44.9%。严峻的沙化形势,不仅威胁着当地生态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海西州沙化土地分布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青海省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州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215.25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面积进一步扩大,沙区植被盖度稳步提升;到2030年,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力争达到310.4万亩以上,重点沙区生态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防沙治沙体系。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规划》突出科学治理、系统治理和精准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针对不同区域的沙化类型和程度,采取差异化治理措施。在沙漠边缘和风沙危害严重地区,以工程治沙和植被恢复为重点,通过建设防风固沙林带、设置沙障等手段,遏制风沙扩展;在沙化草原区域,强化草原生态修复和封禁保护,实施退化草原治理、种草改良等项目,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海西州将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防沙治沙技术和成果,提高治理成效。此外,还将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常态化的沙化土地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沙化土地动态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