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柴达木日报

高原生死时速!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3版:经济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刘辉 沈宇

8月15日下午,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工作例会正有序推进。突然,第六批浙江援青产科专家王元鹤的手机急促震动,她眉头紧蹙,向院党委书记点头示意后,快速走出会议室——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一定是发生了紧急情况。

走廊尽头的病房里,怀孕35周多的孕妇玛丽亚(化名)正攥着床单,脸色苍白。不断涌出的鲜血很快浸透了成人纸尿裤,阵发性腰酸更是让她忍不住咬紧牙关。“别慌,我来了!”王元鹤刚进门就放缓语气,一边安抚患者情绪,一边快速查看情况,并迅速下达指令:“立刻急诊抽血,安排胎心监护和B超,注意动作轻一点,别吓到产妇!”

B超提示胎盘较前明显增厚,胎盘早剥的判断逐渐清晰。王元鹤深知,这种情况每多等一分钟,母子的风险就增加一分。她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麻醉科援青专家蒋国荣、新生儿科援青专家陈军津第一时间赶到。会诊时,王元鹤用通俗的语言给玛丽亚的丈夫讲解病情:“现在胎盘像提前‘脱轨’,继续等下去可能会影响孩子供氧,咱们得尽快手术,我们几个科室的医生都会守着她们娘俩。”看到家属仍有犹豫,蒋国荣随即补充道:“麻醉方面您放心,我会全程盯着,尽量让她少受点罪。”一番耐心沟通后,家属终于放下顾虑,签下手术同意书。

推往手术室的路上,玛丽亚紧紧抓着丈夫的手不肯松开。王元鹤走在推车旁,轻轻拍着她的胳膊:“到了手术室,我也会一直在,有任何不舒服就喊我,咱们一起加油。”进手术室后,刺眼的灯光让玛丽亚浑身紧绷,手心的汗几乎能攥出水来。突然,监护仪发出尖锐警报——血压飙至180/120mmHg,心率直逼130次/分。“玛丽亚,看着我!”王元鹤立刻握住她颤抖的手,“别怕,只是紧张引起的,蒋主任马上就能帮你调整好。”

与此同时,蒋国荣已经调配好药物,推注时特意放缓速度:“有点凉,忍一下,很快就不难受了。”他的目光始终在监护仪和玛丽亚脸上来回切换,手指调节麻醉机参数时,每一次转动都格外轻柔。几分钟后,玛丽亚的呼吸渐渐平稳,心率和血压慢慢回落,她看着王元鹤始终没离开的身影,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些。

手术开始后,王元鹤专注操作的同时,还不忘安抚玛丽亚情绪,说道:“现在很顺利,再坚持一会儿,很快就能见到宝宝了。”数分钟后,婴儿的啼哭打破了手术室的紧张——胎儿安全娩出!断脐后,新生儿科援青专家陈军津立刻接过宝宝,小心翼翼地放到辐射台上。看到宝宝心率不足100次、身体泛着青紫,他一边快速清理呼吸道,一边轻声哄着:“小家伙,加油啊,爸爸妈妈还在等你呢。”扣上呼吸面罩后,他的手指规律地挤压气囊,眼睛紧紧盯着宝宝的反应。2分钟后,当宝宝的心率恢复正常、皮肤慢慢红润时,陈军津忍不住松了口气,轻轻摸了摸宝宝的小脸:“真棒,挺过来了。”这边,手术还在继续。器械护士看出王元鹤额角的汗,悄悄递过无菌纱布;巡回护士则时不时帮玛丽亚擦去眼角的泪水,在她耳边轻声安抚。直到最后一针缝合完成,王元鹤才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第一时间对玛丽亚说:“手术很成功,你好好休息,宝宝已经送去新生儿科,很安全。”

术后第二天,王元鹤特意带着新生儿科的检查报告来到病房。玛丽亚连忙起身带着歉意说:“王主任,昨天我太紧张了,肯定把您的手掐疼了吧?”王元鹤笑着摆摆手,把报告递到她手里:“一点都不疼,换作谁都会紧张。你看,宝宝的各项指标都很好,过几天你就能见到宝宝了。”她还特意嘱咐护士,为玛丽亚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餐食。

窗外的阳光洒进病房,落在玛丽亚的笑脸上。三位浙江援青专家站在床边,身影被阳光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他们跨越2600多公里,带着浙江的先进医术和满腔大爱,在高原上筑起一道生命防线。这份跨越山海的守护,不仅救回了一个生命,更让浙青同心的情谊,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