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琴 通讯员 茫宣) 近期,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副会长王小炯在茫崖市进行鸟类调查时监测记录到一只羽色艳丽的陌生鸟类,通过查阅《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中国鸟类图鉴》《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青海脊椎动物种类与分布》等资料,确认该鸟种为黄喉蜂虎,经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确认系青海省鸟类分布新记录。
黄喉蜂虎为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鸟类,体长约25~29厘米,羽色斑斓夺目,脸颊、颏部与喉部呈现明亮的黄色,头部和背部呈现栗色,下身为淡蓝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颈部一圈黑色的半领环,恰似为其量身定制的优雅饰品,为整体增添了几分精致与神秘。
黄喉蜂虎分布区域较窄,主要集中在新疆西北部,新疆西南部罕见。作为典型的夏候鸟,每年自非洲热带地区出发,途经地中海、中亚,5月—6月抵达新疆伊犁、昌吉等地,开启繁殖之旅。
据最新记录显示,2025年6月23日,黄喉蜂虎现身新疆昌吉,而昌吉与茫崖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均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鸟类迁徙的角度分析,6月正值黄喉蜂虎的繁殖迁徙期,它们有可能为了寻找适宜的繁殖地或觅食地而进行短距离的迁移,因此推测出现在昌吉和茫崖的黄喉蜂虎为同一群落。
黄喉蜂虎作为对生态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指示物种”,它的出现清晰印证了近年来茫崖防风林带建设、周边湿地及荒漠生态系统修复取得的实效,为各类野生动物营造出了更适宜繁衍栖息的自然环境。这不仅是茫崖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的直接佐证,也凸显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独特价值与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