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柴达木日报

德令哈:文旅融合绘新篇 “诗与远方”共芬芳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近年来,德令哈市深耕“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凭借可鲁克湖的灵动、外星人遗址的神秘、柏树山的苍劲、哈拉湖的壮阔,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勾勒出文旅融合新图景,成功实现从“过境打卡”到“深度体验”的华丽转身。

清晨的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水鸟掠波,芦苇荡漾,栈道上游客用镜头定格这份灵动。曾几何时,德令哈只是青海环线游的“中转站”,游客停留短、消费单一。如今,当地整合生态与文化资源,可鲁克湖的自然风光、外星人遗址的神秘传说,结合蒙古族“那达慕”、非遗刺绣传承等特色活动,让“匆匆路过”变成了“专程而来”。

走进柏树山风景体验区,山间古柏蓊翳,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被奶香引至募力腾奶制品加工厂,乌力泽与几位妇女正忙碌着,新鲜牦牛奶被细心分装,另一侧,鲜奶正被制成各式风味的奶制品,香气四溢。“过去仅靠放牧,牛奶过剩变质浪费让人犯愁。如今搞奶制品加工,多余牛奶能做成酸奶、奶皮等,游客可以喝鲜奶,也可以参与制作过程,成品还可以带走,既吸引更多人体验游牧文化、拉动旅游,又让大家增收,日子更有奔头了。”牧民乌力泽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从“诗的符号”到“活的文化”,海子的诗歌在德令哈焕发新生。海子诗歌陈列馆内,游客驻足展台前,凝视泛黄的手稿与珍贵的诗集。德令哈没有让海子的诗停留在“符号”层面,修缮一新的诗歌陈列馆、每年举办的“海子诗歌节”及“诗歌主题研学路线”,让游客在高原风光中触摸文字温度,感受诗歌的文化魅力。“站在海子停留过的土地上,看着戈壁与湖泊交织的景象,才真正读懂诗里的荒凉与温柔,这种体验比课本里读诗更震撼。”陕西游客赵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展望未来,德令哈正朝着打造高原文旅融合新标杆的目标奋进。依托青海环线联动效应,当地不仅持续完善交通、住宿等设施,还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模式——以向日葵、油菜、牧草等种植产业为依托,开发“农旅观光”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高原生态的生生不息。

“我们希望让更多人知道,德令哈不只有海子的诗和戈壁的风,还有生生不息的生态之美、多元交融的文化之韵。这座高原小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等待人们发现。”德令哈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才茜龙如是说。(德令哈融媒供稿)